胶东历史沙盘推演:清军攻打「 ”栖霞于七”之战


(对于经常看战争题材的朋友们来说,沙盘推演不是个陌生词汇。在军事上,沙盘推演长用于事前模拟及事后分析。其中,事后分析又被称作「 ”复盘”。本文就借用这个概念,复盘胶东历史上的一些大的战事,第一篇要介绍的,就是清初清军攻打栖霞于七之战。) 1、 战争的背景 历史上的于七起义,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清顺治五年,第二次是在顺治十八年。时间不同,清廷的态度亦有变化。 第一次起义时,南明势力尚强,清廷的主要力量用在征讨南方上,对胶东的于七采取羁縻策略,由登州知府张尚贤出面招抚,授予于七栖霞把总一职。而第二次起义时,清军已平定云南,腾出精力,因此对于七的态度也转为强硬。不仅战争过程中,未见有尝试招抚的记载,并且探究渊源,第二次起义爆发的本身,也与清廷对于七的高压政策有直接关系。 根据史料记载,于七之弟于九与莱阳的宋彝秉原本只是产生了普通的私人纠纷,但宋彝秉却到兵部上告于七谋反,此举颇有公报私仇的诬陷意味。但清廷似不容于七辩驳,随即派官兵到其家中搜捕,时于七外出,其家人恼怒官兵蛮横态度,挥刀杀之,于七闻讯,遂不得不反。 2、 战争的阶段 于七第二次起义,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顺治十八年春到当年十月,为初始阶段,于七此时主要在以牙山为根据地,四处派人联络旧部,寻找同盟,当时清军主力未开入胶东,地方驻守部队无力进讨,双方大致处于相持状态;从当年十月开始,于七方面开始主动进攻,福山、宁海、文登、大嵩卫等地,均有于七义军围城的记载,此时算是第二次于七起义的 *** 阶段,而清廷在命令地方防御的同时,派遣生力军向胶东开拨;到了当年年底(十二月),清军主力进抵胶东,兵临牙山脚下,于七方面开始以防御为主,坚持数月之后,牙山破,于七走,战事落幕。 (巍峨的牙山) 在以上三个阶段当中,第一第二阶段,于七具有一定的主动权,而第三阶段,只是被动防御。因此下一环节讨论之「 ”于七的布局”,主要是分析他在第一第二阶段的举动。 3、于七的布局 后世提及这段战事,多称之为「 ”于七起义”,亦有人称之为「 ”清初胶东农民起义”。但严格分析,农民起义一说,不甚严谨。 因为就出身而言,于七并非农民。史载,于七为栖霞唐家泊人,为明崇祯年间武举。民间亦有传说其家世颇有背景,乃至与登州戚继光家族有关。传说暂无法考证,但综合史料推断,于七家族当时为栖霞乡里望族,应无疑问。 此外,于七第一次起义被招抚后,曾长期担任栖霞把总一职,与地方士绅多有往来,可视为同层次之人。且第二次起义的导火索是保全自身,与饥民揭竿并不相同。明末清初,风云变幻,地方实力派时而降清,时而归明,此常有之事,比如明朝总兵姜瓖、金声桓等降清数年后,又先后举兵反清,因为满清入关之初采取的高压政策,当时的反清举动,多被视为「 ”义举”或「 ”反正”。于七第二次起义,似更接近此范畴。 刚才提及于七出身胶东地方望族,又有第一次起义的队伍基础,因此其旧部故友,当时遍布登州府辖下州县。顺治十八年春,于七发动起义之后,率众入牙山,尹应和、尹秉艭父子很快上山跟随。而邢小泉、常和尚、段忠续、徐海门、徐耀门等也先后响应。 (栖霞境内山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阶段,于七的主要精力放在联络盟军上,似乎并未提出起义口号。从史料记载来看,于七虽然是明朝武举出身,但其发动的两次起义均未见到「 ”反清复明”一类的口号,因此清廷方面不称之为「 ”伪”(当时对南明势力多称「 ”伪职”),而称之为「 ”贼”(古代统治者对民间起事者的常用蔑称);南明方面也未见授予于七官职称号,不视之为同心恢复的「 ”义师”。 就整体的战略布局来说,缺乏明确的政治口号,是于七的一个失策。以郑成功和其他南明将领为例,因为以「 ”反清复明”为旗帜,江南部分士绅阶层就成为潜在的支持者。当时的情况是,只要南明军队在野战中取胜,相邻州县大多是望风归顺,据城抵抗者甚少。而于七起义,所部攻打胶东州县,多数地方都缨城固守,栖霞、莱阳等地士绅虽然多与于七相熟,但真正参加其抗清队伍的,少之又少。 以事后复盘的视角来看,当时南明在云南的势力虽然基本瓦解,但东南沿海郑成功、张煌言尚存,彼之舟师,时常活跃在闽浙。倘若于七以「 ”反清复明”为号,据胶东海口而与闽浙气息相同,清廷至少会有所顾忌。然而此举未行,使得于七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自与实力倍己的清军作战,最终失利。 在经过约半年的准备之后,顺治十八年的十月,于七方面开始主动出击。根据《登州府志》记载,于七「 ”遣邢小泉寇福山”,「 ”常和尚寇文登、围宁海”,「 ”徐海门、徐耀门等犯大嵩卫”。 记载中用的「 ”遣”字,说明于七并没有离开牙山,出征者为其部将。考虑到古代交通通讯不够便捷,于七坐镇牙山,显然难以指挥到百余里外的战斗。这从侧面也能放映出,以上起义军将领,与其说是于七的部将,不如说是他的盟友。以上不同队伍虽然各有数千人,但并无统一指挥,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因此在上述攻城战斗中,守城清军人数虽不及义军,但义军一方均未获成功。 于七麾下队伍战斗力如何暂且不论,在进攻方向选择上,亦非上策。 众所周知,胶东半岛三面环海,仅西侧与内陆相接。在海运不发达的古代,从陆战兵法来看,属于「 ”绝地”,利攻而不利于守。当年捻军进军胶东,李鸿章一度筹划凿开胶莱运河,画地为牢,将捻军隔绝在半岛一隅,然后重兵从西侧推进,逐捻军下海。这一方案虽然因为捻军从胶莱河口突围而破产,但就思路来说,反映出地理因素对于胶东攻守形势的影响。 (清军主力进入胶东的路线示意) 因此,对于七而言,固守牙山,等待清军围攻,并非明智之举,尤其是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以复盘的视角来看,上策为沿胶东半岛海岸南下,经胶州,趋沂、海,窥苏、浙,联络海上南明势力,共取江南;中策为向西进军,收取莱阳、掖县、沙河,切断内地往来半岛之通道(大致走向为后来的烟潍公路),阻遏清军主力增援,以胶莱河为天险,固守胶东以待天下有变。 当然,以上选择是站在今天的视角做出的判断,以此来要求古人,未免有些苛责。第二次起义时,于七为被动而发,难以做出远景分析,也在情理之中。并且,前文已经提到,响应于七者岁多,但未必直接听从于七指挥。以于七牙山本部之数千兵力,想要实现上策和中策,显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坐守牙山,其实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4、双方兵力对比 在冷兵器为主时代,兵力多寡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那么,在这场战争中,清军和于七的对比如何呢? 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于七义军的人数,从侧面的描写来推测,各处攻城部队大概就是数千人的规模,其中在牙山本部的,最多也应不过三千。 那么,前来攻打于七的清军有多少人呢?《登州府志》记载,于七起兵之后,「 ”顺治十八年十月,朝廷命靖东将军济席哈率舒穆图喇等及总督祖泽溥统领各路兵会剿。” 济席哈,出身满洲正黄旗,属富察氏。在顺治朝中后期,他已经算是八旗中的一员宿将。据《清史稿》记载,顺治九年,他被授正红旗蒙古固山额真(旗主),多次参与进攻南明战事。就在顺治十七年,他刚刚随军南下,攻取云南,只不过当时还有其他主将。转过年来,于七起义爆发,这次济席哈独当一面,被授予靖东将军一职,率军向东开拨。 (侧面看牙山) 清代初期,旗主出征,主要带领本部兵马,一个旗的编制大致是7500人左右,蒙古旗和汉军旗的人数,可能要稍微少一些。算上其他临时调配给济席哈的军队,他带来的直属兵力,估计在万人左右,这已经相当可观,因为当时八旗总兵力亦不过十多万人,史上也一直流传有这种说法:「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除此之外,当时山东总督祖泽溥麾下大约也能掌握2万人左右的绿营兵。去掉山东内地驻防兵力之外,可以派去攻打于七的人数估计在一半多,即1万人以上。两者合计,从内地增援胶东的清军应该在两万人左右。 两万对三千,这大概就是在牙山攻防战中,清军主力与于七本部的兵力对比。兵法云:「 ”十则围之”,因此在清军主力进入胶东之后,双方很快就进入了牙山攻防阶段。 5、牙山攻防战 根据《莱阳县志》的记载,清军主力进入胶东的线路,是从昌邑掖县交界处渡过胶莱河,然后由掖县转向莱阳,由莱阳进军栖霞。 栖霞、莱阳为于七根本所在,当时民间盛传栖霞、莱阳民心已变,因此清军开到掖县时,就打算在两地大肆屠戮,幸好有好心人提前回莱阳报信,且莱阳知县拼命力保,清军方有所收敛,县志称:「 ”东过南务始开刀。” 莱阳县城免遭兵祸,而栖霞县城则未能逃过此劫。《登州府志》载,「 ”济席哈抵莱阳,图喇率兵七百,疾驰至栖霞,获城中从贼者三百余人。”这三百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在清代《栖霞县志》中未有于七占据县城的记载,或许是讳言之。从七百和三百这个人数对比,也能看出,双方的总兵力应该都不大,比预估的「 ”两万对三千”的人数,很有可能还要少一些。 控制莱阳和栖霞县城之后,清军就成功的切断了牙山上的于七与外界的联系,使得于七的兵员和粮食难以得到补给,最终难以支撑。 (牙山脚下的营盘村) 史载,顺治十八年十二月,清军主力云集列营牙山脚下(现栖霞市桃村镇有村庄名字就叫营盘),于七凭险据守,正式开起牙山攻防战。 战事的经过,正史没有详细记载,民间则流传着版本丰富的传说,相传清军曾在牙山正面强攻,但遭到于七痛击,死伤很多,血流之牙山东南方向一处地方,后人称之为「 ”血灌亭”(接官亭村)。 (清军围困牙山示意) 正面进攻不利之后,清 *** 而采取围困战术,其兵力分布为:主力列阵于牙山正面,保持对于七义军的压力;另外在牙山西北方向布置哨所,防止于七从牙山后身突围。牙山的北麓和东麓皆有大山,即便突围也影响不大,而牙山西北方向可通往栖霞县城,因此清军在此设卡。以上布局,在如今的栖霞地名中也有体现,唐家泊镇境内,有上哨、下哨、后哨三个村,名字中的哨字,根据记载,就与当年清军在此设置哨所有关。 (下哨村) 相持两月之后,于七义军粮草难继,《登州府志》载:康熙元年春,于七溃围逃走,尹应和父子被斩,余众悉降。牙山攻防战,以于七义军失利结束。 于七突围之后,就此失去音信,民间相传他隐居崂山为僧,并创下了一套螳螂拳,传于后世。 胶东其他地区的义军,如昆嵛山、招虎山等,因群龙无首,也很快被清军偏师平定。持续约一年的第二次于七起义,就此告终。 6、结语 从这场战争的复盘来看,其实是一场双方实力很不对等的较量,天平从一开始就向清军倾斜。限于时代、通讯以及心态等因素,被动起义的于七,难以做出最佳战略选择,或者说,即便做出最佳战略选择,恐怕也难以取胜。 但面对大兵压境的情况,于七能坚守牙山两月有余,不走不降,在明末清初,降将多如牛毛的情况下,已属难得。勇气毅力,着实非凡。数百年之后,胶东民间仍广泛流传他的故事,当地人对他的敬佩态度也可见一斑。正如太史公所言:寓论断于叙述也。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