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山歌的历史渊源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相传是秦末兴国上洛山造阿房宫的伐木工所唱的歌。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后,其民谣渗透其内,与之融合,不断改造演化,在兴国山区扎根开花。兴国山歌故有唐时起,宋时兴,唐宋流传到至今的说法。

相传山歌始于木客(即伐木工人)。《诗经》《小雅·伐木》中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关,求其友声。说明自古伐木者善歌,山歌始于劳动。兴国历代文人对上洛山木客唱山歌的事常有记述。兴国山歌的发端语起兴词哎呀嘞--就是伐木工人在劳动中或劳动后伸腰舒气的感叹声。

兴国山歌曾是战斗的号角,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血与火的斗争中就出了名,在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十年代初,江西苏区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兴国县的妇女在欢送亲人上前线时,送上自己新编的草鞋和新编的山歌。哎呀来!炮火声来战号声,打个山歌你们听,快跟敌人决死战,红军哥!打到抚州南昌城。热烈奔放的歌声激荡着战士们的心,他们用山歌回答:哎呀来!山歌来自兴国城,句句唱来感动人,前方战士好兴奋,同志们!更加有劲杀敌人。山歌一首接着一首,人民和军队互相鼓动、激励。歌声化为斗争的力量,鼓舞人们奋勇杀敌。

和着改革开放的激越鼓点,兴国山歌释放出从未有过的光彩。兴国县把振兴兴国山歌,建设山歌之乡当作文化建设的龙头来抓,当作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来抓,使兴国山歌空前繁荣。在演唱形式上由独唱、对唱,发展到联唱、合唱、小演唱,而且还创造出兴国山歌剧这一新剧种。文化部门组建了20余支业余山歌演唱队,常年活跃在各个乡。

为继承和发展这一文化瑰宝,兴国把振兴兴国山歌,建设山歌之乡作为文化建设的龙头。文化工作人员常年深入乡村,挖掘、整理、收集了5万余首山歌,精选出1420首编成了《兴国山歌选》和《兴国山歌选续集》出版发行,编印了5400册《兴国山歌乡土材料》,制作了《兴国山歌》影碟和《山歌之乡双学潮》等电视专题片。

兴国县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专业的山歌剧团,其创作的大型山歌剧《山歌情》在京演出产生轰动效应,一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文华大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充满泥土芳香的兴国山歌,登上了艺术最高殿堂。人如潮歌如潮的重阳山歌节更成为兴国盛大的文化节日。

2006年5月20日,兴国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歌是民歌的一种,其起源应该是远古先民的劳动和生活。兴国山歌的起源,也要追溯到远古的劳动场面。中国最早的民歌集《诗经》里,就有一首《小雅·伐木》,哥中唱道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关,求其友声。 表现了远古的伐木者在一片斧头锵铿声中,像鸟儿一样放声唱歌,他们唱歌的目的,是为了在劳动间隙与朋友交流。 兴国山歌的起源,就是源于这种伐木的劳动场面。

早在先秦时代,兴国县境内的上洛山区,聚居着这样一批伐木之人,自称“木客”。据兴国县志(同治县志重印本第512页)记载:“上洛山,有木客。形似人,语亦似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食木实得不死。能砍杉枋,与人交市,易人刀斧。交关者,置物枋下,却走避之。木客寻来取物,下枋与人,随物多少,甚信直不欺。有死者,亦哭泣殡葬。尝有山人行,遇其葬日,出酒食啖人。山有石墨可书。”从文献记载,这些木客并非山间野人,他们不但形象和我们相同,语言也相近,而且断文识字,用石墨书写。他们和其他人一样使用金属工具采伐树木,加工成枋料,与外人交易。只是不愿意与外人直接交往,藏匿深山。从这段文字可以判断兴国的木客是秦朝一支逃避建阿房宫采木劳役的六国遗民,他们溯赣江而上,遁入兴国山区,逃离了秦人的樊篱,成为一支隐逸山林的自由部落,故他们害怕与外直接交流,担心被秦兵发现,再遭追杀和奴役。故木客应该是一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有与湖南武陵的桃花源人有相类似的来历。不同的是,桃花源人虽因渔人失路,不复相见,却有陶渊明作记而家谕户晓。而兴国的木客却到北宋苏东坡诗中提到才被人注意。 上洛山的木客们,也有歌谣传世。据晋代文献“南康记”中记载,木客们出山到市场上购酒而饮,喝了酒便唱出了这样的歌: 酒尽君莫沽, 壶倾我当发。 城市多嚣尘, 还山弄明月。 这首歌谣后来被文人们采录进了《全唐诗》内,因为没有作者,落款成了“太上隐者”。这其实是木客们随口而唱的山歌,我们可以把这首诗还原回山歌的形式: 哎呀嘞-- 酒食掉了甭再买, 壶底一空厓就归; 市上唔当山里静, 明月当头好唱歌。

哎呀嘞-- 潋江流水波连波, 兴国老表爱唱歌; 山歌好比山泉水, 源源不绝汇成河。 遐迩闻名的兴国山歌究竟源于何时何处? 过去兴国县一些山歌艺人在他们的唱词中,经常会出现“唐时起来宋时兴,代代传唱元明清”的内容,故过去一些人据此认为兴国山歌起源于唐朝,宋朝开始兴起,历经元朝、明朝、清朝的发展,走向鼎盛。这种认识虽然也不无道理,但其溯源并不准确。

兴国县虽然建县于三国,但当时县治平固和平阳和如今的兴国县之间,并非直接的延续,期间很多间隔,而且管辖范围也相距甚远。兴国地处偏远,唐代以前人烟稀少,唐末五代的和宋元之间因为战争的二次人口大迁徙,人口始繁,故山歌艺人们误以为山歌即发源于唐朝,兴盛于宋代并不奇怪。

《全唐诗》中还记录了另一首木客们的歌谣,题目是“答人”: 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这支歌谣显然是木客回答外人好奇询问他们身世时唱的一支歌,如果还原成山歌应该是这样的: 哎呀哩 唔晓得厓哪当来, 树当房子石做枕。 一觉歇着忘时日, 冬无春来千百年。 木客们显然回避着回答自己的身世,因为他们的身世联系着历史的创伤,面对着无数好奇的询问,他们索性用这样一支旷达的山歌搪塞。 这二支歌谣是我们可以查考的最早的兴国山歌刍形。从兴国古代木客的记载和《全唐诗》中“太上隐者”留下的二首歌谣,我们可以基本上可以认定兴国山歌起源和客家先民的南迁一样古老,中原汉人迁入兴国上洛山区后,在伐工生涯中创造了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并借兴国这方水土,将这种艺术手段传播至今。兴国的山歌手,历来尊崇木客为祖师,渊源远溯二千多年。 木客们后来到哪里去了呢?宋代苏东坡曾经寻访过木客而未获。

明清时期,寻访木客的文人学者就更多了。清代安徽潜山人龚黄来兴国为县令,作《木客吟》诗曰:“父老为余言,时有采木客;年年上洛山,木实延朝夕,……天子今圣明,四方宽征额。传语深山人,可以出无役。”(引自<<兴国同治县志重印本>>490页)龚黄认为木客是因为害怕朝庭的横征暴敛而藏入深山不敢出来,他托乡村父老向他们传话,说如今天下太平啦,木客们可以安心出来,不用再服劳役了。龚县令是用一种怜悯的心态来看待木客的。而另一位文人周一煌的《木客吟》诗则说∶“我将携酒入其山,倾壶弄月当如昨。”(引自<<兴国同治县志重印本>>490页)他则是用一种欣赏的心态来称颂木客的。其实,木客们在唐代为外人所发现后,已经渐渐与后迁来的客家人同化了,清代初年兴国县令张尚瑗曾亲往乡村寻访,他找到一些自称是木客后代的乡民,向他们索取家谱考究,发现他们的家谱里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以木客后人自居而荣耀而已。直到现代,兴国县西南的永丰乡、隆坪乡一带,还有不少农家自称为“木客人家”。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