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牛街的来历


牛街是北京市宣武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白广路大街,因为在这条街上回族聚居而闻名,亦因为在这条街上拥有牛街礼拜寺而闻名于世。

牛街这个名称的历史远远没有这条街悠久,明嘉靖年间张爵所著《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尚无牛街的记载,只有一条名叫“礼拜寺”的街道,相信就是今天的牛街。清末,因牛街在庚子之变中较为安定,慈禧太后曾经颁诏将其改名为“太平街”但始终未获民间认同。

牛街之出名是因为座落于这条街上的牛街礼拜寺,礼拜寺建于辽统和十四年,其历史要远远久于牛街这条街道的历史,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在牛街还有一座佛教寺院和一座道观,佛教寺院名为峨眉禅林,建于清康熙初年,道观建于元初,本名长春观,是元十四道观之一,相传为长春真人丘处机弟子所建,至清初,长春观已经毁弃,仅余陵墓数座,民间俗称道士坟。

早年间回族在京城以“三把刀”著称,所谓三把刀指瓦刀、切肉刀和切糕刀,即指回族群众主要从事泥瓦匠、屠宰和小吃制作销售这三种行业。牛街是回族聚居区,因而牛街的小吃也是闻名京城的。

1949年后,牛街成为人民政府民族政策的象征,很多国家***专程视察、参观和考察过这里。1997年,牛街危改一期工程上马,2000年牛街危改二期上马,牛街及其附近地区的“危房”大多拆除,胡同肌理被完全破坏。2003年新牛街大街通车,新牛街大街长670米、宽40米,两上两下四车道,在宽阔的大街面前,作为文物保存的牛街礼拜寺如同盆景一般渺小。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