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历史宋朝


导语: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 说起宋朝,这是一个非常富有争议的朝代,我们习惯为宋朝贴上许多标签,一方面为宋朝的受内虚外,积贫积弱而顿首痛心,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宋代的经济富强,文化繁荣所深深折服。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太宗和他们的后人们吸取晚唐五代十国藩镇割据 、权臣武将篡位的教训,于是高度重视文治,宋太祖直接提出:「 ”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 于是一个文化繁荣的王朝,一个继盛唐之后的又一文人盛世便诞生了,直到今天,甚至于还有一种说法是宋代是读书人最为向往的朝代,今天观点君和大家聊一聊支撑其文化繁荣背后的文教政策。 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 自从隋文帝创科举以来,门阀大族对人才选拔权的垄断开始被打破,但是在隋唐时期真正能够通过科举入仕的普通人并不多。直到唐代,科举还只是寒门子弟取得做官资格的一种奢望。唐代科举不仅录取规模小,而且考中后还要通过吏部严格考核才能做官,也就是说即便最终第,也并不意味着就有官做。 《文献通考·选举考》记载:「 ”唐时所放进士,每岁不过二三十人。士之及第者,未便解褐,入仕尚有试吏部一关。韩文公三试吏部无成,则十年犹布衣。且有出身二十年不获录者。” 唐代状元家世调查(原创) 到宋代,科举及第的进士不仅立即就可以做官,而且升官速度之快,绝对让唐代进士羡慕不已。尤其是那些位列一甲的人。 据统计,宋仁宗朝一共组织过13届科举考试,考中一甲者39人,后来位列公卿的,高达34人。其中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堪称科举历史上的最高峰,这一届的进士榜可谓群星闪耀,《宋史》中留有传记的共计有24人,并且这些进士中有九人后来官至宰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学领域,都有引领时代的人物出现。这一批进士中,除了有我们熟知的苏轼,苏澈兄弟外,还有程颢,张载这样的理学大家,以及吕惠卿,章惇这些后来的政坛新秀。 宋代科举考试图 而这些人得以涌现的因素,除了其自身优秀之外,还与宋代科举地位提高,科举取士受到统治者的更大程度重视有关。如此一来,科举就成为入仕做官的主要途径之一(宋代还有一重要取士途径——恩荫),甚至于之前对科举非常不屑的官僚贵族子弟,也开始热衷于科举试。「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被读书人奉为圭皋,整个社会刮起尚学读书风气。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节选自宋人汪洙《神童诗》 另一方面是科举取士规模的显著扩大和考试内容的革新。起初,在宋太祖时期每届录取进士人数与唐代基本持平,一届不过二三十人。到了太宗时代开始明显增加录取名额。 据史料记载,太平兴国二年的(太宗年号)殿试中,共计录取进士及第者109人,另外还有诸科及第者207人。此后,每届基本维持在三四百名的录取规模上 。往后到了真宗,仁宗朝,科举取士规模更是迅速扩大: 北宋科举数据统计(原创) 此外,鉴于唐代科举考查的帖经、墨义完全是鼓励死记硬背儒经,而诗赋考试又与治国没有太多实际联系,于是到王安石变法时,科举考试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考经义。所谓经义是指论述儒经某一内容的小论文,能够综合考察考生的文笔水平和对儒家经典的理解。这样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科举考试选 *** 的不是只会死读书的知识分子,而是像欧阳修,苏轼这一类既能够提笔作文吟诗赋词,又能够治理一方的文治型人才(事实上,宋代很多著名的官员本身又是文学大家)。 兴办官学 中央官学: 宋代的中央官学是在国子监下面设置的国子学、太学,传授各种知识技艺的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太学为了培养出宋代社会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类人才,其教学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展。 国子监图 宋皇佑、嘉佑年间(即仁宗时期),太学中推行胡瑗的「 ”分斋教学”法,强调理论知识与实干能力同等重要,因材施教与互相交流结合。到了神宗时期,官学里又采用王安石提出的「 ”三舍法”,在太学里分置三舍(即外舍,内舍与上舍,这有点像我们今天的等级教育,后面提到的升舍考试即升学考试),建立起一套成绩与德行兼顾、平时考察与升舍考试并重的人才培养制度,将人才选拔与培养融入一体。 地方官学: 为了培养更多文治型人才,宋朝除了设有中央官学之外,还沿袭前朝旧制在地方建立学校。当时宋的地方行政体系分为路、州,县三级,朝廷在州以下设置讲授儒家经典的学校。 地方教育发展到宋朝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使得地方官学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 任命专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员。王安石变法时,朝廷设置诸路学官,之后又在诸路成立提举学事司。这样地方教育就有了专门依附的行政系统。 国家规划出学田作为地方官学的办学经费。宋天圣元年朝廷赐给兖州学田,之后又令诸州「 ”给田十顷赡士”,凡是地方官学均可得到相应数量的学田,田租收支归由地方学校自己处理。 建立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立起了地方各级各类学校的建制与廪养制度、教学、考试、奖惩制度,以及向中央国子监输送监生的贡士制度等,并且成为明清效仿的对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代官学系统中曾设置有小学,承担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任务。但官立小学,兴废无常,私立学塾成为承担儿童启蒙的教育组织,私塾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遍布城乡,并且衍生出坐馆,私塾,义塾等多种形式,成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人学堂图 相比于明清时期封建教育走向僵化,学校成为热衷于科举取士,而忽视人才培养的地方,国子监沦为生员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一种工具。又或者较之于两汉魏晋乃至隋唐,读书和入仕的权利基本掌握在门阀贵族手中,宋代建立起的一套中央地方官学体系,最大程度上为普通人提供了受教育和入仕的机会,同时也扩大了人才选拔人群和数量,从而为整个社会选拔更多人才。 尊孔崇儒 说起古代读书人的事,就不得不提起为历朝历代君王所推崇的儒家思想。 事实上,尊孔崇儒正是宋代文教政策的核心之一。宋代统治者认为:儒学是「 ”人伦之大纲” ,只有提升孔子地位,尊崇儒家思想,才能维护王朝的长治久安。 孔庙图 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便恢复被战乱毁坏的各地文宣王庙。宋代统治者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又封孔子以下十哲为公,七十二弟子为侯,赐予孔子后裔爵位,并给予赐官、赏田、免赋税等特殊待遇。君臣祭祀孔庙,将孔庙释奠礼上升为帝王之礼。 (宋太祖)诏有司增葺祠宇,塑绘先圣、先贤、先儒之像”,并「 ”自赞孔、颜,命宰臣两制以下分撰余赞,车驾一再幸焉。”……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乙亥,赐乡贡进士孔世基同进士出身,褒无圣之后也……三年十月庚申,召见孔子第四十四代孙孔宜,问以孔氏世嗣,擢右赞善大夫,袭封文宣公……同月辛酉,又诏免袭封文宣公租税(《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代尊孔崇儒的政策,除了直接表现为对孔子地位的抬升之外,还间接表现在科举考试中不断强化经学的地位。唐代科举侧重于诗赋取士,譬如诗佛王维能够考中状元,和他写得一手好诗是密不可分的。宋初沿袭唐制,但从宋太宗开始,强调科举取士「 ”须通经义,遵周孔之礼”,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对儒家经典《孟子》加以诠释,并且将其与《大学》、《中庸》、《论语》共同列为「 ”四书”,与「 ”五经”共同作为读书人的必学教材。 鹅湖之会,朱熹和陆九渊理学之争 儒学教育的加强,使得崇儒重教之风更加深刻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读书科举入仕进一步成为宋代社会最为普遍价值追求。 结束语 宋代文教政策通过对科举考试的进一步发展,兴办官学,提升儒学地位,使更多人选择读书,为宋代社会培养了大批文治型人才。最终在整个社会尚学风气之下,宋朝出现了文人盛世,被誉为读书人的天堂,在世界文明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才有了「 ”华夏民族文明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赞誉。 但是,宋代文教政策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譬如盲目扩大科举取士规模,造成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而且每年需要耗费大量财政支出来支撑庞大的官僚队伍,成为北宋多年收不抵支的重要因素。宋代社会盛行以文为贵、以武为轻的思想,武将地位低下,并且受到文官制约,畸形文官政治为北宋灭亡埋下隐患。 我是历史中简堂观点君,专注宋史,欢迎关注

本文标签: 科举 宋代 考试 地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