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候的地怎么画出来的?


古代地图主要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

“计里画方”之法,是为使地图图形正确缩小尺寸而设计的按比例绘格网的方法。

1、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边长代表实地里数。

2、派人到处按照一定的标准采集各方面的数据。

3、收集完数据然后按方格之框定绘制地图内容。

扩展资料:

晋代的裴秀(公元223-271年)展出一套绘制地图的理论并据此绘制《禹贡地域图》,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制图六体”,即制图时要考虑的六方面因素: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道路里程)、高下(地势高低)、方邪(角度)、迂直(弯曲度)。

“制图六体”成为中国传统制图理论的重要依据,计里画方之法则是基本操作法,双双沿用1500余年,历代著名地图都少不了计里画方,裴秀之后,还有唐代贾耽的《海内华夷图》、北宋沈括的《天下州县图》以及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

历朝所改良处主要在纬度及里程测量的精准度以及折算的比例。宋朝普遍使用“水平”(水准仪)、“望尺”(照板)、“干尺”(度干)等仪器来测量地势的高低,沈括又以“互同”取代“道里”,可能就是现代的等高线标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计里画方

本文标签: 地图 制图 绘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