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由来和历史


国庆节的来源于西晋时期,历史上皇帝登基被称为国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为日国庆。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新中国国庆节的意义

1、国庆节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长期受外来侵略和内部动荡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国家主权的概念,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国庆节也是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象征。它提醒中国人民要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国庆节体现了中国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庆节

本文标签: 国庆节 国家 国庆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