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历史故事


丰台之战

解放战争中平津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和平解放北平的前奏。1948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军委指令东北野战军战军提前秘密入关,取捷径以最快速度行进,与华北野战军联合作战,以优势兵力,分割包围平、津、塘、唐一线的华北国民党军。国民党驻丰台的郭景云所部第35军,因驰援张家口、新保安一带被围军队离开丰台,造成这里的兵力减弱。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在副司令吴瑞林率领下,经过10天急行军,行程千余里,经三河、海淀红山口、西黄村、新北京(今永定路一带)、沙窝,于12月14日7时30分到达岳各庄,兵锋直抵丰台。解放丰台的战斗从12月14日开始,至15日下午结束,共分为抢占和防守个阶段。

占领丰台

14日11时解放军开始攻击大井和周庄子、七里庄守敌,124师372团在攻打大井、西仓库时受阻,牺牲团委以下人员48人,伤营长以下人员173人。14时,370团,开始第一次冲击,经过短时激战,将敌人全部歼灭。然后,用两个团的兵力,从丰台东西两头回包围敌人。至下午5时,毙伤敌人200从余人,俘62人,激获轻重机枪50挺,占领了丰台火车站和丰台东西仓库,守敌仓惶逃往镇国寺一带,为策应先头部队抢占丰台,126师尾124师后跟进,126师376团抵达万寿路一带,与国民党后勤运输队遭遇,解放军缴获其战马20匹,俘敌100余人,而后又进至古庙、跑马场(靛厂东)、财神庙(即六里桥)、莲花池一线。125师随126师跟进,14日进至八角、古城、衙门口地区,并配合124师作战,进至五里店、看丹地区,配合友军实现对北平的合围。

双方防线

至14日晚,国共双方军队在北平南郊一线形成对峙态势。解放军防线为:北起核桃园、古庙(今海淀区),经金家村、跑马场、马官营、财神庙、西局、水头庄、东管头、孟村、王家胡同、苇洼,至纪家庙、张家路口、神堂一线;国民党军防线为:北起白云观、广安门、关厢,经大红庙、鸭子桥、莱户营、三路居、西铁匠营、中顶,至草桥、玉泉营、镇国寺一带。因丰台这一战略要地被攻占,傅作义在北平失掉屏障。解放军不仅切断了敌人经由铁路线东逃之路,且可依托丰台逐渐向北平推进,直逼广安门和右安门,成为敌据守城垣的最大威胁。

丰台阻击战

丰台被占后,傅作义调兵反攻,于15日3时组织94军5师、13军89师、92军的56、142师、101军的271、273师等7个师的兵力发动第一次反扑,从复兴门、西便门、广安门出动,一路以101军3个师向解放军126师驻地正面进、攻。先以蒋介石嫡系5、56、142、89师,在百余门榴弹炮支援下,由2列装甲车引导,沿铁路两侧向解放军124师正面纪家庙一带阵地进攻,装甲车直冲到解放军前沿指挥部和372团指挥所门前,扼守着火车站的3个营被割成了3 段。372团被分割后,各自坚守阵地,预备队从敌侧后进攻,打退了敌人。晨6时50分,敌人又组织了第二次猛攻,整师整团在装甲车掩护下,又冲向解放军阵地。苇洼阵地首先被2个连敌人突入,坚守在这里的解放军第1连冲杀4次,剩下二十人仍坚守阵地。372团7连班长姜新良率先8名战士坚守制高点,打退国民党数百人的八次进攻,缴获机枪1挺,俘获8人。

解放军水口子守军其先头坦克击毁,堵塞了其进攻道路,其余坦克只好绕道进攻财神庙和跑马场地,又被解放军击退。下午时30分,国民党军集中了6 个师、一百门榴弹炮,加上坦克、装甲车,沿铁路线分南北两路向解放军阵地发动第三次猛攻。南路沿于家胡同、郑王坟、老河身(现四合村东),向神堂、张家路口、纪家庙攻击,进至沙帽园;北路由东西管头向前后泥洼进攻,进至泥洼砖窑。正值双方激战之际,东北野战军11纵队先头师所部1个团,投入战斗;华北野战军第7纵队与372团,协同防守丰台火车站。随后,其余后续部队相继参战。傍晚时分,击退国民党军反攻,守住了丰台。歼敌8000余人,缴获坦克106辆,装甲汽车24辆,火车头45个,火车皮501辆,各种炮75门,机枪225挺,步枪1667支,发及丰台东西仓库的大量武器、装备、被服、粮食等。1949年1月解放军实现对北平的四面合围,北平国民党守军数次在广安门地带向外突围,均被击退。天津战事结束后,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建议。1日31日北平和平解放。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