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什么人物,那个年代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扩展资料:

项羽是位凄楚的英雄,生命短暂,故事很多。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魄、破釜沉舟的果敢,四面楚歌的无奈,以及不肯过江东的绝决,经世代相传,至今仍让人难以释怀。他生于公元前232年,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24岁起兵抗秦,27岁自命为西楚霸王,31岁乌江自刎。

8年时间,他走过了一个时代,由民间突起,乃至灿烂辉煌,尔后又穷途末路。关于他和他的失败,曾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指责他是匹夫之勇兼妇人之仁;有人说他特别吝啬,舍不得裂地封侯;还有人认为他不善用人,身边围着的都是亲属故旧。

项羽对自己另有解释,他习惯向老天算账,称自己的败落,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凡此种种,除项羽的看法荒唐之外,其它说辞倒也中肯,部分地涉及了要害。综合来看,项羽的英雄末路,根子在于政治上比较幼稚,不具备统领天下的才干。

痴迷武力、不懂政治是他败落的基本原因。

项羽是位战神,喜欢喋血,如果帮他找个理念的话,就只能归结为武力至上,是我战,故我在。在他那里,天下就是弱肉强食,谁能打,谁就可以独步天下。他的这种理念源于现实和家族的双重影响。

从现实看,他少年时,强秦正在横击6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肯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秦始皇东巡时,他还啥也不是,作为围观群众,竟放出“彼可取而代也”的狠话。他凭什么取而代之,当然要靠武力。

从家族影响看,项氏系楚国贵族,世代为将,到了他这一辈,虽说国破家亡,但尚武的家风犹在,他要接过先辈手中枪,继续这种传统。他学文不成,学剑也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为此,他叔父项梁改教他兵法。在项氏的字典里,万人敌就是兵法。

人民网-英雄项羽为何穷途末路

本文标签: 武力 天下 英雄 江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