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为什么在历史上遥遥看去特别孤寒?


首先,对你这个问题很赞赏!说明你是一个喜欢思考的而且有思想的人!其次,我看到这个问题有点心动。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但恐怕我看的书还有限,思考的不够有深度。我姑且班门弄斧了,权当你多点参考。

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连天下都可以治理,那大家就会认为这个人是个人才!十年寒窗只为有朝一日及第,位列人臣,发挥自己平生所学,治国济民,名垂青史。

这样看是不错,但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掌权的人”,即统治者。统治者拥有军队,有权利,在封建社会,谁愿意轻易招惹他们。但知识分子虽然做官,从来都不是拥有实权的人,权利掌握在野心家,武夫,馋臣,奸臣手中。

和平年代还好说,文人过的也还好,较能施展抱负。比如“贞观之治”时期。

但一旦,朝政黑暗,统治昏庸时,知识分子由于本身的那种清高,正直,他们都会不满足这种现状。有的消极避世,如陶渊明,“竹林七贤”等,有的积极反抗,头破血流,如“党锢之祸”等。

知识分子上千年来一直在“出世"与“入世”抉择。一方面想出仕为官,实现自己治国救民的人生理想。一方面有不肯屈膝与统治者,要保持自己的作为文人的尊严。

这样就矛盾了,但无论"出世"或者“入世”。他们的命运都会为别的左右。他们生来就会这样。因为他们是文人,他们对社会有这别人无法比拟的责任感,他们要为社会负责,他们要为黎明苍生负责。所以不能潇洒自我!

看起来苦寒,只因为他们背负了太多社会的重量!而且特别有责任感,特别自尊和清高。

谢谢!仅供参考!

本文标签: 他们 文人 特别 社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