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希讷乌的历史沿革


基希讷乌于1436年建成,当时是摩尔多瓦公国的一个修道院小镇。16世纪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直到1812年被割让与沙俄。在19世纪初期,该市已发展成为一个有人口7000人的小村落。割让与沙俄后,它成为了俄国底下比萨拉比亚的首府,而人口亦稳步增长,从1862年的9.2万人,增加至1900年的12万5787人。

在1877年到1878年之间的土俄战争中,基希讷乌曾被俄军方面作为侵攻土耳其方面的主要根据地,战略地位重要。19世纪时,由于俄罗斯与波兰等地越趋激烈的反闪米特(Semitic,一通行於北非与中东的语族,犹太人即属该语族之一)情绪,许多犹太人陆续迁居至基希讷乌,导致1900年的人口统计中,该市有高达43%的人口是犹太族裔。

与俄国境内许多地区同样,基希讷乌曾在1903年4月6日至4月7日,和1905年10月19日至10月20日发生两场大型的集体迫害(pogrom)事件,史称「基希讷乌集体迫害」(Kishinev pogrom)。在这两场反犹太暴动中,至少有47与19名犹太人在事件中死亡,导致隔年大批居住在东欧地区的犹太人移民至西欧或美国。

1917年俄罗斯大革命後,摩尔多瓦地区趁机脱离俄国人的掌控,在该年12月2日宣布成立摩尔多瓦民主共和国,但却在数天後遭罗马尼亚军队侵袭,并於1918年3月27日被罗马尼亚兼并,直到1940年为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夹在诸多大国之间的摩尔多瓦沦为战场,1941年6月22日基希讷乌遭到空袭并被当时属于轴心国阵缐的罗马尼亚占领,但在1944年8月24日,又遭由东边进攻的苏联占领。基希讷乌在战後成为新成立的摩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首都,是苏联的组成共和国之一。

在苏联统治的期间,由于中央政府方面奖励苏联各地的人口移居如摩达维亚这般新占领的地区,使得基希讷乌的人口在这段期间飞速成长,从1944年的25,000人左右暴涨到1950年时的134,000人。1991年苏联瓦解,摩尔多瓦独立成为摩尔多瓦共和国,基希讷乌理所当然也成为新国家的首都所在地。

本文标签: 成为 苏联 人口 共和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