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肥料的发展在哪些方面受到人们的重视?


明朝时肥料的发展,有两方面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是养猪积肥。明袁黄在《宝坻劝农书》中说:“北方猪羊皆散放,弃粪不收,殊为可惜。”他竭力主张圈养以积肥。清代的《马首农言》也说:“猪……不可放于街衢,亦不可常在牢中,宜于近牢之地,掘地为坎,令其自能上下……坎内常泼水添土,久之自成粪也。”这都是北方提倡用圈养猪来积肥的情况。在南方,情况更是如此。明末的《沈氏农书》说:“种田地;肥壅最为要紧,养猪羊尤为简便,古人云‘种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必无成功,则养猪羊乃作家第一著。”二是种植绿肥。当时绿肥种类之多,是历史上所从来未有过的。其中扩大紫云英的种植又是当时的重点。这是因为紫云英是一种豆科植物,肥效好,同时又因为紫云英鲜草量高,“一亩草,能壅三亩田”。所以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这里还值得提及的,就是红萍的养殖,据光绪二十四(1898)《农学报·各省农事述·浙江温州》中记载,当时温州地区已经养萍作肥料,“温属各邑农人,多蓄萍以壅田,养时萍浮水上,禾间辄为所压,不能上茁,夏至时萍烂,田水为之变色,养苗最为有益。久之,与土化合,便成肥料,苗吸其液,勃然长发,每亩初畜时仅一二担,及至腐时,已多至二十余担”。这是目前所知我国稻田养萍的最早记载,由此也反映了清代千方百计扩大肥源的情况。

本文标签: 养猪 肥料 当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