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十幅大浮雕的内容按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分类


十幅浮雕按照历史顺序从碑身东面开始,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

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二公尺,合在一起共长四十点六八公尺。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

扩展资料:

浮雕创作

8块浮雕的创作者分别是:

1、《虎门销烟》画稿艾中信,雕刻曾竹韶,助手李祯祥;

2、《太平天国》画稿李宗津,雕刻王丙召;

3、《武昌起义》画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

4、《五四运动》画稿冯法祀,雕刻滑田友;

5、《五卅运动》画稿吴作人,雕刻王临乙;

6、《八一南昌起义》画稿王式廓,雕刻萧传玖;

7、《抗日战争》画稿辛莽,雕刻张松鹤;

8、《胜利渡长江》画稿彦涵、雕刻刘开渠。

《胜利渡长江》

由于彦涵画过渡长江的油画,因此《胜利渡长江》的画稿便由他来设计。

稿子画了三遍,第一遍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这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考虑到群众对解放军的普遍印象,于是第二稿(现存连云港市彦涵美术馆)将战士们改为头戴布军帽,并且突出了指挥员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而后来纪念碑建设时采用了此稿。

原来彦涵当时希望把画稿修改得更完美,于是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又创作了浮雕的第三稿,此番设计又增加了一些战士的形象。但由于第三稿过长,不符合纪念碑高耸挺拔的设计方案,最后还是采用了第二稿。

石工贡献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批石工对纪念碑浮雕的雕刻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批石工长期从事中国民间雕刻,传统雕刻技艺很高,但对西方雕刻技术并不了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如果每人的风格不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刻制会产生不利影响。于是,在刘开渠的领导下,这些石工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培训。

雕塑家们拿出自己的人像雕塑作品,让石工练习,由于浮雕所采用的汉白玉开采于北京房山,完整的大料不容易取得,为确保石料不被损毁,石工在练习人像雕塑的基础上,再进行纪念碑人物试刻。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石工们熟悉了从粗刻到细雕的方法,有力地保证了纪念碑浮雕石刻的完成,他们也在实践中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兼通东西方雕刻技术的优秀石雕艺人。

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搜索-揭秘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文标签: 浮雕 雕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