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历的起源


干支历

干支历,又称农历、星辰历、甲子历等,是一种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古老历法。干支历法历史悠久、深奥莫测,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从立春至下一立春为一岁,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形成六十循环的纪元法;十二月建和二十四节气是其基本内容。干支历法将一岁划分为十二月建(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

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二十四节气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因此这个历法也有星象学家称作“星辰历”。由于60干支以甲子为首,所以干支历又称为甲子历。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天干地支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

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上古文献文记载天皇氏时代发明干支,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在后来的传承中,黄帝时代(有说是汉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2]

简化后的“干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古称十日,十二支古称十二辰。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