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兴镇的历史沿革


在兴东兵备道建立之前,肇兴已建屯,因为与俄国三马勒(白拉戈斯洛维)相望,南距富锦较近,中外商贸常互市于其地,故买卖兴隆。清末民初,放荒招垦,人口渐增。又因其地处边境,故于民国3年(1914年),在该地建立第二卡伦,后成为第三区区治所在地。东北沦陷后,肇兴成为伪县公署所在地,当时城周炮楼林立,城内军警密布,还以伪宪公署至城外东北沿江的刘家屯为半径,由东向南转西划一半圆,包括杨家、孙家下街基今东兴村等屯在内,沿半圆掘有既宽且深的战壕,俨如一座大集中营。新中国成立前后,萝北县人民政府先后两度设于肇兴。1953年设建兴村(乡级),1956年为肇兴乡,1958年为第十作业区,1963年为肇兴人民公社,1984年为肇兴乡。 解放前,黑龙江水不时泛滥成灾。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防止水土流失,从1958年起,在沿江修筑堤防,现已全部完成,江堤坚固,树木苍郁,不仅发挥了防洪效益,而且每到夏季,引来大批县内外的游客。群众文化生活亦颇丰富,中苏会晤地址迁往名山之后改会晤厅为文化站,开展多种文娱活动;电影院每天正常放映,此为乡镇中特有的文化活动。交通比较方便,汽车客运站每天发往县城、鹤岗市班车3趟;船站不时接待通往佳木斯、黑河的旅客。

本文标签: 每天 会晤 不时 半圆 沿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