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赤字的历史


中国的文化赤字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枪炮不仅瓜分了中国的领土,而且摧垮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彻底瓦解了中国人“天朝上国”、自高自傲的社会心理。除了军事征服之外,西方列强还对中国大肆“妖魔化”,将中国文化污蔑为“卑贱、丑陋和邪恶”,故应受到鄙视、排斥和打击。“五四”运动掀起了一场否定传统、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西学取代旧学而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崇拜西方逐步成为人们的心理趋向,洋货成了时髦之物。认同西方表明民众群体对传统的疏远。“全盘西化”的主张一经提出,立刻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到了30年代,知识界的各派人士,无论持激进文化观者还是保守主义者,所使用的概念、逻辑和理论都是西式的,即使是反对全盘西化者,在心理深层亦有着不可排泄的崇洋情结”。“五四”运动的进步意义当予以肯定,但“全盘西化”的理念对日后的文化赤字以及国人的价值取向则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1949年以后,中国一直处在“破旧立新”的历史诉求中,“新思想总比旧观念好”成为社会的共识和人们的心理定势。尤其是“文革”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和灾难,从过去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到传统的文化节日,统统都在砸烂破除之列。80年代改革开放,许多人从新的角度来反思、批判自己的传统文化。于是,否定传统、全盘西化的思潮再一次应运而生,惟洋是从弥漫于中国大地,其势头之大,领域之广,延续之久,世所罕见。图书的“文化入超”只是冰山的一角,对西方文化的自觉体认和张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冷落和遗弃更是触目惊心,许多事实都可以证明了这一点,在此不赘。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确有保守、落后的一面,但也有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的一面。西方传统文化虽有鼓励竞争进取,尊重首创精神的积极层面,但也有可能引发个人至上,人欲横流,秩序混乱的消极层面。正确的文化策略无疑当是扬长补短,和而不同。但在全盘否定传统的思潮中,人们过于强调了中国文化的消极方面,而掩盖了其积极的方面。中国最大的敌人历来就是中国人自己。从自我迷恋的一个极端到自我迷失的另一个极端,这是中国文化陷入尴尬的症结所在,自我迷恋造成了“天朝上国”,自我迷失导致了颠覆传统。“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属于西方的思维模式,它虽与传统文化中不偏不倚的和谐之道格格不入,但在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却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何兆武教授所言,“我们国家的民族心态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一个心态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自己自高自大,另一个极端就是一种自卑自贱的心态,认为自己百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上人家。……

这种不正常的心态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摇到这个极端就是崇洋媚外,摇到另一个极端就是排斥一切洋的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