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渡口的贵德黄河渡口


贵德境内的黄河渡口与黄河桥梁

黄河流经贵德县,中贯全境,自古成为阻碍交通的一大天堑。两岸人民为生产、生活和交流的方便,很早就开辟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渡口,其中贺尔加渡口和滴水崖渡口是贵德黄河上两个最大最早的渡口。贺尔加渡口位于贵德县河西乡贺尔加村南,滴水崖渡口在下游六、七公里处的河东乡太平村北。

贵德黄河渡口的历史相当久远,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据《后汉书·邓训传》记载,东汉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张掖太守邓训出使河湟,接任护羌校尉,对诸羌实行怀柔之策,众羌归附。唯独羌酉迷唐不服,退居大小榆谷(今贵德黄河南岸)对抗。于是邓训发湟中之兵六千欲进击迷唐,但因黄河所阻,无法用兵。邓偶见羌人怀抱羊皮袋渡河,得到启示,即命兵士“缝革为船,置于箅上,以渡河”,并取名曰“革船箅”。这种渡河工具即为今天的皮筏及木箅(木排筏子),那是首次用于贵德县境内的黄河上,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还说,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河湟护羌校尉贯友为渡黄河出击居于大小榆谷的羌酋迷唐,“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即船),造河桥,以击迷唐”。逢留大河为今贵德县黄河北岸贺尔加河注入黄河处,即为贺尔加渡口。此种“作大航(船),造河桥”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浮桥,迄今亦有1900多年的历史。

又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宁兵备道佥事杨应琚编《西宁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记载:“滴水崖渡,在所城(指贵德县城)北,即黄河也,旧系私船,多有勒索。乾隆四年(1739年)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知府申梦玺、署所千总(即县长)丁正国详请,设官船二只,每船水手八名,应所需工食,按年从司库请领。又设救生船一只,水手四名。”由此可知,在今县城东1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滴水崖河沿,早在二、三百年前就有私船过渡。至清乾隆四年由杨应琚等府、县官员始设官办渡口。在不同季节轮换使用渡口,冬春季节在河南滴水崖放渡,至对岸虎头崖下面出船,回船在南岸滴水崖下游一公里处的麻巴出船。至今麻巴油库附近的黄河沿仍有一庄廓废墟,是原来渡船水手居住处。夏秋洪水暴涨时,在黄河北岸的贺尔加渡口放渡,至南岸滴水渡口出船。

在民国时期,贵德黄河上还是沿用古老的传统渡船或皮筏过渡,船只简陋,攻效不高,船夫由历史上的四十八户(河阴地区)、东乡杨家崖、河西下排村水手组成,分三班放渡,每班十天,依次轮流。渡船每天只能放渡一至二次,有时三四天不发船,旅客就在黄河岸边露天住宿。每次渡船载畜五六十头,行人八九十人,人畜混渡,拥挤不堪。渡船不慎时会超越渡口,这时则由旅客将船从下游逆水拉到渡口。渡口实为商旅畏途。人畜过渡均收船费,一般每人收铜钱15文,每头大牲畜收60文,小牲畜收30文,收费随物价而浮动。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贺尔加渡口处修建了浮桥,这处渡口遂废。此后,民间仍用皮筏等渡河工具在贵德县境内几十公里的黄河上渡河于南北两岸,或顺流运输。

贺尔加渡口虽然废止了渡船摆渡,可原渡口仍架桥使用。民国二十三年,青海省政府决定修建贵德黄河浮桥,省建设厅派一名姓郝的技术员负责修建。当时黄河以南为贵德辖区,黄河以北为共和县辖区,双方县政府负责所在地段的工程项目。所用石料皆由人背畜驮运到工地,木料从贵德县东沟和当车地区砍伐,由当地民工运到工地。所需铁件由贵德县商会承担供应,雇用铁匠在工地加工。木船由河东乡贡麻(今保宁村)的木工梁掌尺负责建造,只付微薄工资,其余木工活由全县木工轮流承担。系船用的麻绳在尖扎康杨地区拧制后,由民工沿黄河边扛到建桥工地。两岸码头是木笼装填石块构成。地锚是系连船绳的将军柱,人们将粗大的柳树连根挖出,运到桥头埋在地下作锚桩。成桥时,系船缆绳牢牢紧拴在两岸固定的锚桩上,九只木制大船顺缆绳均匀地拴牢,船与船之间架上四至六根长11米的纵梁,上下水的两根在梁的两头又用木桩活栓连接。船可随水的涨落而浮动。大梁上用木板铺成桥面。枯水时桥长113米,洪水时长171米,故桥面板按季节要增减。枯水时两码头有陡坡。桥两边码头上置有栏杆,桥头两侧建有牌坊,并绘有彩画。整个建桥工程由当年五月开工,九月竣工。因浮桥是由贵德与共和两县合修,所以定名为“和德桥”。当时竣工后从西宁请来秦腔剧团,在西河滩唱戏三天,以示庆贺。桥建成后,为管理方便,原共和县所辖地方的黄河北部下郭密(今贺尔加、尕让)地区划为贵德辖区,接着也就改桥名为“贵德浮桥”。贵德浮桥的建成,结束了贵德县人民靠木船及羊皮筏子过渡的生活、文化、经济交流。贵德浮桥的建成,是继东汉初期“造河桥”后再次所建的黄河浮,桥为近代史上于黄河上游修建的第一座桥。

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因浮桥船只腐朽,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维修。这次维修抽换了部分大梁和桥面板,将原木笼拆除,改建为八字式木桩架桥座(台),造新船三只,另将旧船两只改造一只,共用款约590万元国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八月,黄河水暴涨,桥面被冲毁,历经四个月修复。尔后又用八号铅丝灼火后拧成铁绳取代原用的麻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四月八日,又更换了全部船只和桥面,耗资859万元国币。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贵德人民的保护,浮桥仍完好。1949年9月18日贵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浮桥,更加重视对黄河浮桥的修建和管理,于1950年4月成立了黄河浮桥修建委员会和浮桥管理站。当年由省交通厅投资人民币8633元,新做木船四只,重修两岸码头,更换桥梁和桥面板43立方米。将码头改建为木板桩八字式桥台,桥台长15米,八字石笼墙长45米,与桥台成45度交角。南北两岸桥台净距140米。这时共用浮船11只,浮船身长11米,宽5米。船上游以3根、下游以1根铁绳将浮船相连固定,铁绳两端锚于八字墙中的大木桩上。两船间的大梁直径25厘米,长11米,梁上铺的桥面板宽20厘米,厚10厘米,长430厘米,可以维持通过一般民间车辆。1955年又整修一次,耗资人民币5913元。1957年维修码头、桥板,新换钢丝绳一条,耗资6283元。1958年6月,解放军某部工兵部队来县,对浮桥进行了整体加固,增船增梁,木船增到13只,并铺设轨道板,标牌8吨,可通汽车。1963年元月,黄河河面结冰,群众称谓“站冰桥”。当时浮桥被积冰摧毁,县上拨款90000元,立即抢修,并将两岸的木笼码头改建为水泥浆砌石码头,将木地笼改为牵引绞车。1964年开始通行载货汽车,每通行一次需时3分钟,限定时速5公里。

贵德黄河浮桥建成初期,县政府决定设立黄河浮桥管理处,设管理员1人,派警察在浮桥执勤,从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聘请水手2人,在浮桥长年值班,每人每月工资白洋60元。又从当地抽调水手6人,平时轮流或集中维修浮桥,每人每月工资白洋6元,对水手班长每月增加补贴6元。凡是过往商客、牲畜、木轮大车均收过渡费,采取以桥养桥政策。不足部分由县政府从公安经费中抽拨1468元归浮桥使用,另拨白洋428元,作为浮桥临时费用。

解放后,成立的浮桥管理站,总编制6人,其中有管理人员2人,工人(水手)4人,每月从过渡费中按国家核定标准计发工资。对浮桥管理仍采取了以桥养桥政策,但为方便群众起见,对过渡费进行了调整。属于两岸人民从事生产活动的牲畜、车辆免收过渡费。对从事商业、运输和外地的牲畜、车辆收取过渡费,每次骡马2角,牛、驴1角,羊5分,木轮车5角,以后汽车过渡每次2元。从1965年起只收汽车过渡费,其他均免收。1969年起免收汽车过渡费。1971年9月由县工交局管理浮桥,所有浮桥设施和人员全部移交公路交通部门。黄河浮桥由尕让养路段管理养护。至1978年5月,贵德县黄河大桥建成,浮桥旋即废弃。

1975年初青海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修建贵德黄河公路大桥,由贵德县承担修桥任务。1975年8月27日,县上成立了修建黄河大桥工程指挥部,并请青海省公路工程养护处测量队的第一工程队,和机械队技术员携带机械设备来县参加建桥的设计和施工。又从全县范围内抽调部分干部和技术人员,及上百个民工一齐参加了修建大桥工程。

黄河大桥修建工程自1976年4月筹备备料,11月19日正式开始动工,于1977年12月13日完成了大桥的主体修建工程,1977的12月至1978年4月完成了收尾工程,1978年5月大桥工程全面竣工。6月1日,贵德县各族人民庆贺贵德黄河大桥修成,剪彩通车。黄河大桥的建成,进一步改变了黄河上的交通面貌,使两岸人民和宁贵公路上行驰的车辆畅通无阻。

贵德黄河大桥位于宁贵公路112公里处,即原黄河浮桥下游100米处。大桥结构为双柱式钻孔灌注桩工型梁少筋微弯板组合结构的钢筋水泥桥,共有16孔,每孔距离16米,另加1孔8米板梁桥。大桥全长264.4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另加0.75米宽的高台人行道,桥净高12.95米,大桥载重负荷标准汽车15吨,挂80吨。大桥修建工程共完成混凝土总量1332立方米,石彻护坡539立方米,铅丝石笼1680立方米,完成土方30000立方米,砂砾石路面16100/3.6公里。工程总耗用水泥960吨,钢材227吨,木材953立方米。

贵德黄河大桥的修建经费全部由青海省经计委和交通厅等有关部门投资,共耗资262.5万元,其中付30万个劳动工日工资56.1万元,材料费66.5万元,材料等运输费16.8万元,工程损失3万元。

如今黄河大桥和昔日的黄河浮桥遗址已成为县内外群众旅游观光的风景区。黄河南岸公路两侧平展展的麦田极目可望。河边古木参天,柳枝飘动。尤其是黄河北岸的贺尔加林区,绿树成荫,菌席寂静,河水映日,格外吸引游人。

本文标签: 黄河 渡口 大桥 修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