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是谁写的?


北宋范仲淹所著

因由: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旁,相传是三国时吴国鲁肃在此建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巴陵(今湖南岳阳),在旧的阅兵台兴建了此楼。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同年进士,宋仁宗时,又曾共同防御边郡,抗击西夏入侵,所以是亲密战友,滕子京主管泾州(今甘肃泾州),曾拿公款赏赐士卒与部分降者,目的是为了加强边防,被人诬劾私用官钱十六万贯。时范仲淹任参知政事,竭力申救,滕子京被降为虢州(今河南灵宝),又复谪守岳州,第二年,他把州里政绩搞得很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因而想起重修岳阳楼。

滕子京先请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还要写篇纪念文章,于是就想到工于诗词散文的老朋友范仲淹了。滕子京写了求记书,介绍了重修岳阳楼的结构和气势,派人日夜兼程送给范仲淹。范仲淹其时正在邓州(今邓县),年纪五十有七。

范仲淹(989—1052年)在宋庆历三年(1043年),提出庆历新政十项改革意见,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等,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不能实现,被罢参知政事的职务,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十一月转邓州。范仲淹见书后,即在他所辟的风景百花洲内的花洲书院伏案疾书,一夜之间,完成其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读后,爱不释手,心中非常高兴。

范仲淹之所以能写出这篇千古名文,与他的过去经历有关。原来范仲淹的祖籍吴县(今属江苏),父母去世后,便与继母在苏州相依为命,从小时候起,看惯了太湖的惊涛骇浪和秀丽景色,继母后来嫁给朱轭,朱轭被派往湖南安阳任官,范仲淹就随朱轭来到洞庭湖边生活,洞庭湖的壮丽风光给青年范仲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岳阳楼记》一文,开头简述作记之由,接着描述岳阳楼之大观,然后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实际上是在启发滕子京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同时归结为“感极而悲”与“其喜洋洋”两种心情。最后引出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中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其叙事之扼要,写景之生动,议论之精辟,都达到极高的境界,文中有大量的骈语偶句,将辞赋与散文两种体裁熔为一炉,既富有韵致,又富有诗意,读来兴趣盎然。

可以认为,范仲淹所以写景能做到情景一致,并用对比的手法,这与他的丰富想像力有关,而丰富的想像力则源之于他的生活积累和现实生活的提炼。早年太湖之滨的波澜壮阔,渔舟唱晚,洞庭湖的湖光山色,荡桨归舟,这都是他脑海中的积累材料。

文中最后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见解。这两句名言,寄托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思想,也自然地包括对朋友的期望。范仲淹这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感动和启发了无数后来的爱国人们。作为一个封建官吏,又身处逆境,能具有如此崇高理想和伟大的抱负,是难能可贵的,这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全文如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标签: 洞庭湖 具有 文中 他的 则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