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中学的历史沿革


据原大足县县志载:前清科举时代,县应考童生,送府考秀才,因大足无专用考场,每届考期,用官府空地安置桌凳以应考。清道光十年(1830)大足知县章坦察看考场,悯诸生遭“雨洒风飘”之苦,且“坐号缺如”,遂“慨然有修建试院之志”。事后,他邀倪莲舫协助筹办,区人踊跃乐捐,集资六千七百贯。试院地址选中海棠池北侧,于道光十一年(1831)春开工,次年(1832)十二月完成。因它位于海棠池北侧,遂命名为“海棠试院”,是为大足中学前身。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推翻了帝制,随之科举制度瓦解,教育制度发生了变革,新文化新思想延及大足。

1927年(民国16年),报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改“海棠试院”为“大足县立初级中学”。

1929年12月(民国18年),四川省政府批示准予立案,根据当时学制正式命名“大足县立初级中学”。

1949年2月,大足县(今大足区)解放。

1952年2月,大足县恢复办学,区府决定仍沿用“大足县立初级中学”校名。4月,大足区人民政府把“大足县立初级中学 ”、“大足县乡村简易师范学校”、“大足县立女子初级中学”三所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还先后接管了“大足县立万古初级中学”和私立“庆云中学”。

1951年,为适应地方行政区划,县府将“大足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川东区大足中学”。1952年,随着行政区的合并,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大足中学”。

1953年1月,又接上级指示更名为“四川省大足中学校”。

1980年四川省将学校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

1997年重庆市直辖,奉上级指示,又更名为“重庆市大足中学”,并被确认为“重庆市重点中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