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村的历史建筑


据文物普查统计,天池村共有古建筑文物85处,其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若干。

一、王氏宗祠三槐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明

公布时间:2013年3月

回源王氏为王巩后裔,始迁祖王烽为避战乱,於宋端平元年瑞平元年由萧山迁到龙游回源定居,发族并建有上厅、中厅、下厅三座祠堂,三个祠堂的字辈相同,又称上、中、下三槐,其中,下三槐保存较为完整。

三槐堂(下三槐),坐北朝南,总体布局前后共五进,并设戏台、厢房,平面呈“丁字形”。前四进通面阔14.30米,第五进通面阔29.80米,通进深50米,总面积1500平方米。一进门厅前有一水池,两侧楹联上书“阶上看荷庆德长,庭前观藕称人瑞”。三级台阶用紫砂石铺制,意味“紫气东来”,抱鼓石一青一白 。门前有旗杆石,面阔五间,梁架为五檩用三柱,前设卷棚后为天花。二进设戏台,面阔三间,梁架为十一檩,明间五架梁前双步后三步用四柱。二进与三进天井两侧为过廊。三进,梁架为九檩,明间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屋面前廊顶与主屋顶勾连搭成双顶。三进与四进屋面也成勾连搭;三、四进的柱均为梭形。四进,梁架与三进同,与五进天井两侧厢房为两层重檐。五进两层重檐,梁柱多为香椿树、樟树制成,天然防蠹,堂内不见飞虫、蜘蛛。。再干旱的天气,堂内两口小池也不会见底。内厅天花板上,衔泥燕儿占得杏梁安稳处,当年的彩绘仍清晰,能辨出凤凰、荷花图样 。

三槐堂建筑,柱、梁等构件时代特征明显,木雕工艺精湛。距今约四百年,建筑内部结构完好,整体形制保存完整,是浙江省一处重要的明代祠堂建筑。

二、杨氏宗祠关西世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明

公布时间:2013年3月

据杨氏宗谱载:宋代始迁祖杨彬游览时,见此地山清水秀,犹如世外桃源,因此从福建迁移至梅岭,后又迁居此地。

关西世家,坐北朝南,前后两进,并设戏台,两进均为三开间,通面阔12米,通进深24米,面积228平方米。一进门厅,前设门楼,重檐歇山顶,斗栱为一斗六升,明间设一活动戏台。一进与二进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正厅,梁架为九檩,明间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次间用中柱,梁架均为砖制,从墙上隐出。正厅东侧山墙上嵌有一石碑,记载了建房经历、年代及周围环境建设等相关情况。

关西世家,门楼制作工艺精湛,气势威严壮观。有别于传统建筑框架结构的做法,厅堂四周的墙均为承重墙,墙上的“雕梁画栋”均为砖雕,连斗拱也为砖雕,纯作装饰用,为龙游县明代建筑的一大特色,也是浙江省地方特色明显的明代祠堂建筑。

三、鲁氏“濲北名家”三异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氏出自姬姓,为周武王的弟弟姬旦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是为鲁公。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时(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望出扶风郡。天池村鲁姓来源十分纯正,源于鲁国故城兖州(西临“东方圣城”曲阜),先祖为鲁仲通。

“三异堂”先人在天池山上采购巨木良材,费尽心机,终于在山脚下建成一座气势宏伟的家庙,名曰“三异堂”,精雕细刻人物,灵兽、百鸟、回纹等.布局严谨造型优美,镂空的人物雕饰,面部表情逼真,服饰飘动自然连人物的眼角,指间处也刻得毫不含糊.木粱上刻有图案.栩栩如生。这些木雕装饰也体现了古人的爱好和追求;如狮子象征着权力和辟邪,鹿象征着食君之禄,马是壮志凌云,蝙蝠是遍地为福。

鲁恭:扶风平陵(今陕西扶风)人,东汉名臣。章帝时宰中牟,专以德化为理,不使刑罚,后擢侍中,直言不讳,累官至大司徒。“德化为治”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崇高政治理想,数千年来想而往之,却极少有人能够做到。而在大约两千年以前的东汉时期,却的确有人办到了,那就是鲁恭。据史书记载,鲁恭当中牟令时,以德为治,结果出现了“三异”,那就是“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子有仁心。”如此的政治境界,鲁恭办到了,真是鲁姓人士最值得自夸的一项莫大的殊荣。

本文标签: 建筑 文物 单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