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代代相传

比如:古代圆明园1744年(乾隆九年)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给我们展示了它的真实面貌。在这些图画中,我们看到:古代圆明园的水域有很大比例是浅水型湿地(水深高度在0.2-0.8米左右),它们通过古画中有大面积的石滩区、荷花区、稻田区和芦苇区表现出来。

中国艺术设计

从上面对中国工艺美术历程及西方近现代设计历史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20世纪前期中国的艺术设计,仍是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欧洲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工艺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式翻版,它们成为20世纪前期中国艺术设计的主要形式。可见"围绕着造物的艺术活动,近百年来在中国走了一条'图案--工艺美术--设计艺术'的路"。(1)因此,从理论上讲,中国设计教育的初具规模还是近20年的事情,此前的设计概念仅仅停留在工艺美术基础上的借用,从心理到方法的认知都是从被动的向西方学习和对传统手工艺国粹的膜拜。

我国本世纪初根据日译把design译为"图案",而日本后来觉得这种译法欠妥,改用片假名,把design音译为デザイン即"迪扎因"。而我国长期以来在译名上没有变更,只是从"图案"转换为"工艺美术"作为design的对应物,由于译名和原术语的语义不符,才造成了理解上的思维混乱。

那么今天,艺术设计又是一种新形式下的复合词。将艺术与设计和而为一,是结合中国国情和中文语境下的产物,是充分理解了现代设计的产生背景和原理后,一种较好地能解释和传达西方Design的复合词,笔者以为基本上还是反映了其始祖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思想。"包豪斯"从一开始就将艺术因素纳入整个设计教育结构体系中,将艺术与设计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艺术设计通过设计一种创造性的人为事物,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柳冠中语),它是集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造物活动(李砚祖语)。

下面从中文字面再探讨一下"艺术设计"这个复合词的语义。

我们还是从艺术设计的第一个关键词"艺术"开始分析吧。公元1世纪时的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Quintilian)曾把艺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理论的艺术",如天文学;第二类是"行动的艺术",如舞蹈;第三类是"产品的艺术",即通过某种技能制作成品的艺术。(11)因此这第三类"产品的艺术"较接近于我们当今的艺术设计的含义。古希腊文中的艺术(Texvn,)是表示某种专门化的技巧形式,如木工等。英文的艺术(Art)和德文的艺术(Kunst)也表示一种可学的而非本能的技巧和特殊的才能。(12)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艺"的概念,"艺"被定为"士"的必修科目,如古人的"六艺"就是指礼(礼仪)、乐(音乐)、射(武术)、御(马术)、书(书法)、数(算术)等六种技艺。因此,我国古汉语中的'艺',也包含着类似英文Art的语义,含有技巧和才能的概念。因此,概括地说,艺术这个词所包含的基本含义就是技巧、手段。

而"设计"(Design)的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而发展到后来设计的含义变得更加宽泛了,还包含了艺术家头脑中创造性的思维,故有人将设计定义为:"事先在心中酝酿,在想象中已描绘出结果,并能通过实践使之成为现实的可视物。"(12)在《高级汉语大辞典》上是这样解释"设计"的:"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绘出图样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图案。"故张道一先生说:"如果从字面训诂,设计就是'设想'和'计划'"。(13)柳冠中先生认为"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使用)方式"。

本文标签: 艺术 设计 中国 一种 世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