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文化


日本建筑早在公元1世纪便形成了它基本的特点,这便是使用木构架,通透轻盈。这些特点可能是在中国南方和南洋各地的影响下形成的,也是因为日本岛屿上盛产木材的缘故。

后来,中国的影响显著地占了主导地位,木构架采用了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也有斗拱。它们平行排架,因此空间布局便也以“间”为基本单元,几个间并肩联排,构成横向的长方形。它们具备了中国建筑的一切特点,包括曲面屋顶,飞檐翼角和各种细节,如鸱吻、扇等等。于是,大致可以说日本古代建筑隶属于中国建筑体系。

但是,日本建筑仍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很有创造性,尤其是它们的美学特征。除早期的神社外,日本古代的都城格局、大型的庙宇和宫殿等等,比较恪守中国型制,而住宅到后来则几乎完全摆脱了中国影响而自成一格,结构方法、空间布局、装饰、艺术风格等等都与中国住宅大异其趣。茶室、数寄屋之类,可以说完全是日本建筑的独创了。它们的美学特征是非常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得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日本建筑重视也擅长于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草、木、竹、石,甚至麻布、纸张,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

不过,有些时期,在有些方面,日本建筑却是很夸张的。例如伸展得很远的飘檐,硕大的斗拱,过于华丽的装饰,园林中的枯山水等,甚至对自然形态的术石的爱好,也会偏执得落于矫揉造作。

在将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建筑一直保持着和中国建筑的联系,不断响应着中国建筑的变化。因为它所联系的,在后期主要是中国南方的民间建筑,所以它能保持自由活泼、生活气息浓郁的性格。

日本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是神社,遍布全国,约有十余万所,建造年代从古迄今从未中断。早期神社,模仿当时比较讲究的居住建筑,因为在观念上,神社是神灵的住宅,而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生活去揣摩神灵的生活,而且,建筑学当时也远远没有达到专为神灵别创一种神社型制的水平。因此,这些早期神社贴近朴实的人民生活,它们的建筑风格,可以代表日本建筑的基本气质。

1.3日本的现代建筑

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在经历了全盘西化、帝冠式与和风样式的传统复兴等多种风格后,最终通过对日本民族深层文化的不断探究,从建筑与环境的对话,空间意象的把握和材料性能理解等方面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

1.3.1设备安置中造型和技术的矛盾调和

各种设备往往是建筑师头疼的工种,它总是令人讨厌地要求这要求那,但又必须和这些设备和平相处,况且建筑的舒适与安全,全都仰仗设备的关照,在现代建筑越来越趋于智能化的过程中,设备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相互配合显得尤为重要,也许将其隐藏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日本建筑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积极的方法,将管道设备、透风口等技术设计也纳入建筑设计范畴。在日本建筑产品生产厂家的设计部中,聚集着大量设计师,他们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和工程设计师密切配合,使得产品同时满足造型和技术的双重需要。

1.3.2建筑材料的简约和质感的矛盾调和

在“装饰就是罪恶”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影响下,现代建筑清一色地追求简洁明快,这样的造型却容易丧失材料的质感。近年来在日本,材料自身所蕴涵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被重新认识并成为建筑创作的源泉之一,设计材料也呈多元化形式:木材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并让人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钢结构建筑则再现了自身的硬度和金属精巧细致的质感。

另外,在材料技术方面,各种高技术复合材料的使用也是当代建筑界的新特征之一,钛合金、碳素纤维等均以其轻质和高强度向建筑界提出了新的可能性,减轻了施工工序和建筑费用。

本文标签: 建筑 日本 中国 设备 现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