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云南金平县红头瑶的由来和历史


楼主您好:信息来源 昭通网

根据您的提问,我整理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红头瑶是瑶族诸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生活在云南省金平县的红头瑶妇女,光头饰银箍戴红色尖帽,身着对襟黑布上衣,宽大的裤腿上绣满了精致美丽的图案,这身惹眼的打扮极具时装效果,而大山是她们最好的秀场。

街子天上的红尖尖

在金平县城探访红头瑶,最方便的是逢鼠、马日的街子天(集市)。街子上能遇到哈尼、瑶、彝等少数民族,缤纷之中,一眼就会注意到人群中晃动的红尖尖,像一朵朵绽放的芭蕉花。据说很早以前,她们的祖先从外地顺着红河迁到金平来,经过红河流域时,走在前面的人为了便于辨认,就顺手摘下野芭蕉花顶在头上,后来这红尖尖便成为这一支系瑶族头饰的象征,也成了她们的族标。

用一组细链子组成宽银箍固定着的红尖尖下,露出来的是被剃得精光的头皮。剃头戴上红尖尖帽是过去红头瑶女子出嫁前的重要仪式,是女人成熟的象征,这样的审美观颇有点另类。有些中年妇女保留了长发,有些妇女的光头长出短短的头发尚未再剃,想不到的是,还是光头与银箍、红尖尖的搭配更加简约、时尚,有如神来之笔。

几个卖红头瑶服饰的摊位旁集中了最多的红头瑶。围在旁边背着背篓的女人以上了年纪的居多,有的旁边陪着好脾气的丈夫,有的是一群老闺蜜同来,拿起一方红色三角巾放在头顶比比长短,或者将一件衣服放在老姐妹的背上看看效果,认真劲儿和开心的笑容,丝毫不亚于妙龄少女。

1.这里的温泉也很有名,图为勐拉温泉边的傣族妇女。

2.娃娃的帽子上凝聚了妈妈无限的爱。

3.水碓冲还是民间银饰工艺制作之乡。

不打底稿的十字绣

从脚边到大腿都密密麻麻绣满花纹的花花裤,是红头瑶服饰的另一大亮点。

在街子上一个卖银饰的摊子前,摊主阿山见我对旁边比比试试的红头瑶妇女很有兴趣,就邀请我到他们村子去做客。阿山家所在的村子叫水碓冲。“无山不瑶”,瑶族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和其他瑶寨一样,水碓冲也是一个向阳避风、林茂泉清的寨子,背靠森林,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地沿着山坡分布在绿树环抱之中。

正值农闲时节,村里不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妇女在能辨别经纬的黑色底布上,埋头飞针走线、挑花绣朵。绣线的颜色有白、朱红、水红、粉绿、草绿等,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绣花的女人中不乏年轻姑娘,村子里遇到的一些年轻姑娘一问几乎个个会绣花。虽然她们现在更喜欢以牛仔裤代替花花裤来搭配传统的对襟上衣,结婚以后也不再剃头戴红尖尖帽,但至少绣花这门手艺还能传承得更久。

红头瑶绣花的技法叫“挑花”,也叫“十字绣”,由许许多多的十字针绣出千变万化的几何图案,再组成五彩缤纷的花纹。与欧洲十字绣事先在方格上描好图案大相径庭,这里的妇女挑花刺绣从不在布上打底稿,要绣的图案都已在脑子里想好。即便是同一个人的不同作品,也一定会有所变化创新,绝无一模一样。她们用手中的五彩线在土布上传续文化、用针在土布上耕田种谷,表达对自己依赖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村子里的土路上随意走走,几位红头瑶妇女背着手从我身边走过。都走过去很远了,还能看到那耀眼夺目的红尖尖在一片绿色中闪动。青山,才是她们展示服装最好的舞台。

十里村看蓝靛染布

街子天上紧挨着卖土白布的摊位旁,有哈尼族妇女在卖染布的原料蓝靛。一块块蓝靛像方砖头一样铺在被染成蓝色的麻袋片上,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碰巧金平县电视台要去十里村拍摄这种传统的染布过程,便搭车同往。今天的十里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山乡,30多年前也曾有过惊天动地的时刻,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炮就是在这里打响。从金平县城到十里村乡不过十几公里,却是很不好走的山路,路上有些地方抬眼就能望到前方属于越南的连绵群山。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十里村。电视台的李台长指着小河沟旁空地上一种开淡紫色花的植物告诉我,这就是板蓝根,它的根茎可入药,叶子用于制蓝靛。将收割的枝叶放在土坑中浸泡两天,掏出腐烂的枝叶,再放入适量石灰,搅拌后过滤沉淀,晾干即成固体染料蓝靛。

有位红头瑶老妈妈正在自家院子装满蓝靛溶液的大缸里染布,在染布过程中要经过数次浸染、晾干,直到布料呈深蓝色为止。用蓝靛染出的布,凝重素雅而含蓄,不容易褪色。村里有些人家的菜地、屋顶的竹架上晾着染好的蓝布或黑布,长长的染布就像是献给天地的新衣。

瑶族人用蓝靛染布已有悠久的历史,如今随着化学染料的广泛应用,只有在偏远山区的少数老人仍在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梦幻。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