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和划分到底有什么根据呢?


孔子作以鲁国的历史编撰春秋一书,从此就有了春秋一词,而战国则是三家分晋,七雄争霸的时代,因为各个诸侯之间年年征战,故而称作战国,西汉时期刘向所作的战国策就是专门记录战国事件的一本史书。

自周武王伐商建立西周以来,周朝一共享国八百余年,其中又以周平王东迁作为时间轴,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初年在武王、成王以及周公的治理下,全国都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后来周幽王为博取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最后导致戎狄入侵,西周灭亡。

西周灭亡后,前废太子宜臼登基,是为周平王,姬宜臼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阳,于是就统称为东周,其中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春秋,一个是战国,二者以三家分晋为界限,后来秦灭东周,横扫六国,结束了周朝的统治,开起了大一统的局面。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曾经向老子求学,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有门徒三千,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七十二贤人,后来孔子专心从事教育,就写了春秋一书,后来根据作者的理解不同,就产生了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间年年征战,但是都只是为了争夺霸权,从未有亡国之举,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从此开启了战国时代,而后战国七雄分别灭了吴越、中山、鲁、宋,天下已经逐渐有了统一之势,此时虽然尚属周朝,但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后来秦灭燕,完成江山一统,秦朝开始,战国结束。

本文标签: 战国 春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