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刻纸的历史源流


金坛刻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时,金坛民间为了驱鬼祛邪、祈福迎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会贴挂一种带有镂空图纹或象形字纹的纸,一般贴挂在门楣、梁沿、船头仓尾、篷架、神龛等处的边沿,颜色多为大红,偶有黄、绿。这种被称为门笺、喜笺或是花笺的镂空纸,便是金坛刻纸的雏形。

旧时金坛的灯笼、龙灯和纸扎等行业很红火,扎好的灯笼常会糊上刻镂的纸质图案做装饰。到了清末民初,这种纸质装饰逐渐从灯笼蔓延到鞋花、窗花、喜娃、寿星、八仙、钟馗和花鸟虫鱼等。当时金坛民间剪刻纸的原生渠道大致分成两条:一是自发性的,多为自制、自娱、自乐的鞋花和窗花等,一般自用或送给亲朋,剪制者以手巧的妇女居多;二是作坊式的,由艺人批量制作出售并以此为营生,最盛时,金坛城乡曾有剪刻、裱贴、纸扎业作坊和店铺30多家,并都有若干刻师和学徒。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金坛县文化馆组织了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民间美术骨干,进行剪(刻)纸培训辅导,现在的刻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兆群也在其中。开班后不久,他们创作的《大干促大变 普及大寨县》首次入选“江苏省农民画展览”,振兴金坛刻纸的序幕从此拉开。

随后,金坛县文化馆成立工艺美术社,汇聚部分以民间刻纸见长的美术骨干,形成了一个刻纸创作的群体,逐步走上了群体式的金坛刻纸创作之路。1980年6月,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18天的“金坛民间刻纸艺术展览”,展出作品220多幅。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以《江南一枝花》为题,拍摄了宣传介绍金坛民间刻纸的专题纪录片。1981年,20多件作品入选在东京举办的“中国现代优秀刻纸展览”。1993年1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美术(刻纸)之乡”。

1997年4月,金坛刻纸分别选送60余件和40余件作品参加美国洛杉矶“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及休斯顿“美国第26届国际艺术节”展览,民间刻纸艺人殷卓宁受文化部委派,赴休斯顿进行现场刻纸艺术表演,赢得一片赞誉。2001年7月,在荷兰鹿特丹市展出期间,被当地媒体赞为“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1995年,刻纸艺人朱晓坤、殷卓宁、孙荣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7年和2008年,由多位金坛刻纸艺术家历时3年共同完成的巨幅作品《奥运梦·中华魂》和《从雅典到北京》分别被赠送给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受到盛赞,后者(绿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7年,金坛刻纸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金坛刻纸艺人杨兆群、殷卓宁、孙荣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人,其中杨兆群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百年来,金坛民间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在国内外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在省和国家级参展或比赛中入选、获奖的作品1000多件,还有近百幅作品被中国、国外美术馆收藏。

本文标签: 民间 中国 作品 国家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