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故里的典籍记载


老黄县历史上有徐乡、士乡之称。至于徐乡的得名,元代史乘专家于钦在他著作的《齐乘》中说:“盖以徐福求仙为名”。汉代班固在他的《汉书·地理志》中载,东莱郡有县十七,最后为徐乡。清代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引于钦“盖以徐福求仙为名”,补注徐乡的由来。《山东续考古录》解释:“徐乡即士乡,士徐为音转”。直到清代一些文人在文章中仍称黄县为徐乡,如咸丰时期黄县

县令彭九龄的父亲彭迁道在他的《黄邑淳风记》中说:“余就养于黄。黄,古徐乡也。人文蔚起,代多名宦,士多蒸蒸古风也。”光绪时期在黄县任司训的陈家声在他的《乙未黄县团练公文抄略书后》中说:“余奉部铨,忝侧徐乡司训,来是邦见井閈殷丰,士农礼让,风美俗朴,为郡之冠”。他们不仅肯定了古徐乡的存在,而且对黄县土地富饶、经济发达、士农礼让的历史及社会风貌表现出倾心的赞誉。那么,徐福为什么要在他的故乡徐乡进行求仙活动呢?因为徐福是一名方士,而徐乡是秦汉时期方士活动的中心。 史学大师顾颉刚在他著的《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中说:“仙人是燕国的特产,这风尚及于齐国,仙人的道是修来的,仙人的居地是燕国东边和齐国北边的渤海……鼓吹神仙说的叫做方士……《封禅书》说‘齐燕海上之方士’,可知这班人大多出于这两国。”根据顾颉刚的论断,徐乡正是齐地北边的渤海一带,是齐地方士活动最集中的地方。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即位三年……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祀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自古有之……四曰阴主祠之三山,五曰阳主祠之芝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

并渤海。”八神主有四神主在以黄县为中心的渤海一带,这一带是秦始皇东巡必经之地,这四神主也是他必祀之神。方士们为了阿谀苟合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的私心,便纷纷来到这里,借着渤海之中岛屿棋布、海市蜃楼幻灭隐现等自然景象,大力鼓吹海上神仙说。这便是方士活动中心形成的原由。 待到汉武帝时,黄县一带是方士活动中心的地位并未消减。《史记·封禅书》说:“上(汉武帝)遂东巡海上,行礼祀八神,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遂至东莱,宿留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这里所说的汉武帝东巡海上,即以黄县为中心的渤海一带。“东莱”就是东莱故城所在的黄县。“东莱山”就是八神主之一的月主所在的莱山。黄县以及黄县境内的莱山之所以招引得汉武帝每

次东巡必来此地,原因是《史记·封禅书》中说:“申公曰‘……天下名山有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五山中的东莱在黄县。汉武帝东巡来此,每留宿数日,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黄县方士活动中心的知名度。所以,到了汉代,来此从事求仙活动的齐地方士“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史记·封禅书》中还记载:一向为汉武帝相信的方士李少君死去,以为他是“化去不死”,“而使黄腄史舒宽受其术”。原因是史舒宽是黄县一带方士活动中心的佼佼者。

秦汉之际,方士们的求仙信仰,由崇信山岳的山岳文化逐渐向崇信海洋的海洋文化转变。黄县境内“神仙宅窟之地”的莱山,“乾坤日夜浮”的茫茫渤海,都诱发和启迪着方士们在崇山崇海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去寻求延长人们寿命的长生之术。当时方士们云集在这里的盛况从《史记》的记载中可见一斑。它是研究黄县的宗教史和民俗史不可忽视的资料。

本文标签: 渤海 一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