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才子都有谁?


战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变幻、强国林立的时代,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互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各个诸侯国为了称霸诸侯,不断的引进人才,选贤任能。

他们有齐国的邹忌、田单、孙膑、田忌;赵国的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乐乘;燕国的乐毅、太子丹、荆轲;韩国的水工郑国;魏国的庞涓,楚国的伍子胥父子、屈原、宋玉,秦国的由余、蹇叔、来丕豹、公孙支、百里奚、白起、王翦、李信、樗里子等等,但是最有名气的要数战国四大公子。

(1)首先要说的是魏国的信陵君(—约公元243年)也是名望最高的一位,位居战国四大公子之首。此人礼贤下士,急公好义,从善如流,善于救人于危难。特别是发生于公元前258年“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他明白赵魏两国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果断出击击溃秦国挽救了赵国,所以才被后人广为传颂。除此之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魏国仅凭信陵君一人杰出的才干和威震诸侯的声望就是魏国稳定的基石和法宝,太了不起了。

(2)其次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也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相比之下逊色不少,为人处世还可以,每次犯错误总能及时改正,但是见识极为短浅,从他对待有才能的毛遂,毛公和薛公就能看的出,他考察人才的标准是仅仅是别人的口碑,所以用的都是徒有虚名的轻薄之士。就连同时代信陵君对他养士的评价是:装饰门面而已。

(3)再者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年)。完全是非贵族而升为至尊的强势逆袭人物,是一个有点可悲的人物,雄辩有余谋略不足。毫不容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凭借谋略与雄辩谋得相位,可惜不善经营不听忠言,纵然听信李园献妹并越庖代俎为楚王留后的阴谋,也应该听信谋士朱英谏言有所防范,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4)最后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前279年)。也是后人嘲笑比较多的人物,善用“鸡鸣狗盗”之徒,不过也说明他用人不拘一格,所以身处险境总能化险为夷,例如,他在秦国被困时,利用装扮成狗的小偷偷出已献给昭王的白狐皮衣,再转献与秦王爱妾以求脱身;在摆脱秦王追兵时利用善于鸡鸣的口技之士及时骗开城门;利用名不见经传但精于谋略的冯煖烧掉田契为他收买人心;后又用冯煖“狡兔三窟”之计为他谋取政治利益。孟尝君尽管也有一些小毛病,比如从秦国回国途中因身材矮小瘦弱被赵国人取笑而杀人,但是笔者总体来讲,认为此人性格豁达,知人善任,善于随机应变且从善如流,总能变被动为主动,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绝非浪得虚名。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诸侯争雄,诸侯国称霸诸侯的实质其实是人才的争夺,谁拥有的人才多,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本文标签: 战国 诸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