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的历史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各课复习提纲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四、重要题目:如何评价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的开通总的来说是件好事,我们应该肯定,但是,单纯用“好”或“不好”来评价是不全面的,它的开通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1)积极: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

(2)消极:在开通过程中过度劳役民力,加重了人民徭役负担。

[第2课 “贞观之治”]四、重要内容——1、贞观之治2、评价武则天

[第3课 “开元盛世”]

二、大题回顾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措施主要有哪些?分别产生了什么结果?

答:(1)唐太宗①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注意戒奢从简。④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结果: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不断增强,出现了贞观之治

(2)武则天: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人称“政启开元,治弘贞观”

结果: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姚崇等为相,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地方官吏;提倡节俭。

结果: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二、大题回顾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考试的目的何在?简述隋唐时期我国科举考试的创立和完善过程及影响?科举制度在明清有何变化?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它与现在考试制度有何异同点?

(1)目的:改变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的弊端,扩大统治的阶级基础,巩固封建统治。

(2)创立及完善过程:隋朝创立:A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B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察考生对时事看法——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A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B武则天:提倡科举,创设殿试和武举

C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多次殿试。

(3)影响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4)、明清变化

明朝改革科举制度,采取八股取士,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文体必须分成8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束缚了人民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评价我国古代科举制度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明清以后科举考试采取八股取士,束缚了人民的思想。扼杀了人民的聪明才智,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6)不同:⑴今天考试的内容科目较多,⑵题型多样⑶学习的方法途径多样⑷就业面广泛。

[第5课 “和同为一家”——隋唐民族关系]

二、大题回顾

1、材料:“自古皆贵中华,朕独爱之如一”

回答:(1)此话出自那位历史人物之口?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因此他被拥戴为什么?在他之后,唐玄宗册封了很多少数民族首领,举例说明?

2、如何理解唐蕃“和同为一家”了?

3、(1)唐朝周边有那些少数民族?

民族与地区:①吐蕃,青藏高原,②回纥 原住色楞格河一带,后向南发展

③、靺鞨族,黑龙江,松花江流域④南诏,分布在云南洱海一带

(2)唐朝是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

①和亲:唐朝先后将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唐蕃和同为一家。”。

②册封:唐玄宗先后册封回纥首领为 “怀仁可汗”,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③设置管构、加强管辖,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3)唐朝与少数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原因?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意义?

原因:①隋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唐朝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③少数民族同中原政权保持密切联系。

意义:①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②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二、大题回顾

(1)唐朝对外关系十分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是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 唐人 。

②唐朝施行开明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③对外交通四通八达,为对外友好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吗?

答:①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②日本文化受唐朝影响很大,日本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③日本铜钱跟唐朝铜钱相仿 ④日本都城建筑样式和唐朝长安基本相同

(3)鉴真六次东渡体现了什么精神?

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

(4)当你看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后,谈谈你的感受?

日本首相参拜供奉侵略头目的靖国神社,无视罪恶的侵略历史,日本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曾遭到侵略的中国和其他亚洲人民的感情。

(5)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还有那些事实证明唐朝的开放性(隋唐时期和那些国家有往来)?

①唐朝和新罗往来密切,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交流频繁密切;

②唐朝与天竺关系密切,唐太宗时候,玄奘西游,密切了两国关系。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二、大题回顾

1、宋元时期的社会局势是什么?在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上有战有和。你认为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时期的战与和?

(1)社会局势是——①民族政权并立②经济中心的南移③民族融合发展

(2)民族关系主流是:民族融合发展

(3)民族之间既有矛盾与战争,也有友好与和平,而友好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战争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议和虽然增加了两宋人民的负担,但是都有利于民族融合发展。

2、宋朝与金辽西夏和议的内容分别是?

(1)、北宋与辽(澶渊之盟):辽撤兵,北宋给辽岁币。

(2)、北宋与西夏: 西夏向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

(3)、南宋与金:南宋向金称臣,南宋向金送岁币 ,双方以西起大散关,东到淮水一线划分为界线。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大题回顾

1.(1)宋朝时,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2)南方经济发展(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① ②③ ④

2、古代谚语说:“苏湖熟,天下足”,又有古书记载当时“天下根本,仰给东南”回答以下问题:

谚语中的“苏湖”分别指什么地方?(2分)

(2)两段古语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历史现象?(2分)

(3)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

(4)谈谈你的感受(给你什么启示)?

①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②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③创造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④改革开放,加强南北方、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

望采纳!给点悬赏分就更好了。。。。。

本文标签: 科举 经济 日本 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