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份关于历史人物的历史调查报告如项羽


为什么人们喜欢项羽呢,我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解析一下他们对项羽的理解。

在研究《汉书》和《史记》之前,本人一直以为项羽是一个豪气云干、为国为民又不乏儿女情长的盖世英雄的角色。

因为出于少年人对于英雄精神的崇拜和盲从,所以我喜欢上了这个垓下之战英雄气短,却战无不胜的战胜形象。

但当前两年鄙人有幸拜读《汉书》和《史记》后,对秦汉年间的历史了解才推翻以前我对英雄主义的盲目认知与崇拜。

项羽?何许人也?下相人也,本名项籍,字羽,或许古代人一直认为读别人的字是对别人的尊敬,那么项羽这个词语出现的程度也远比项籍出现的多。

甚至于刘邦这个小气的人在项羽死后要降汉的楚人称其为项籍,不能以“羽”称之。

这是项羽的名字来历以及流芳百世的原因,在这里且说明一下。

接下来我们论述一下,项羽的性格真如历史上说的那般英明神武,英雄气节吗?让我们翻开《史记》寻觅那藏在文字中的历史真相。

项羽是怎么兴起的呢?项梁攻陈,攻下了,并杀掉了秦朝丞相李斯的儿子,因此自以为是,放松戒备。

这时候有一个登场了,他的名字想必悉知《项羽本纪》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叫做宋义,这个人很有些个小聪明,而且他当即作出了一个正确大胆的猜想,他猜想,夜黑风高,秦军新败,是否那个名为章邯的人会连夜进攻呢?这时候章邯虽大败陈胜,打击了农民起义军的先头军的存在,但是这个人的名头还不算响亮,军事才华也没得到肯定,是故没有人可以想到他会做一些新奇的军事行动。

而夜晚袭营这个决策又需要很高的魄力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夜晚这个时候,是人体力最低的时候,而且身体的五感全部都大大降低,如果一旦对方有所防备,或者料敌先机设下埋伏的话..那么不光是生命军力受到威胁,连带着士气也定是一蹶不振。

说到这,我们就要说说这个章邯了,章邯是谁?秦末的名将。

为什么说是名将?那是因为当时的秦军的主要有生力量在两个地方,而这两个地方都离都城很远,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当时的秦二世慌了,马上命令章邯统领奴隶军与起义军开战。

奴隶军,看到这个词,我们难免会想到商末的时候商朝的结局。

怎么个结局?那就是商朝军力不够,派遣奴隶军作为先锋对抗周武王。

可是奴隶们却临阵倒戈,让商朝的军力打乱,也因此覆灭了一个朝代的存在。

所以说,奴隶军用的好了,就是一支有生力量,却效果不大,用得不好,那么就是一支对着自己的长刀。

总体上来说,运用奴隶军作战就犹如饮鸩止渴,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却一定是个隐藏的定时炸弹。

但是章邯这个人很厉害,不但灵活的运用了奴隶军穿插在战场上,更硬是用这个本就无大杀伤力的军团爆发出惊天的威力,一出山就把陈胜灭了个体无完肤,门下之将无一人可当其锐。

然后转战赵地,田单,陈馀,张耳,项梁,一个都成为他战功的续写人。

甚至有人付出了情感,或者生命的代价。

就连对阵韩信这个不可一世的战术家的时候,在暗度陈仓,攻其不备的情况下仍是苦守了许久方才身亡。

这样一个战术家在不被重视的情况下,有多可怕?宋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项梁没有采用,那么项梁就成了这么一个战术家的旗下亡魂。

写到这里,我们就要提一下一个人,什么人?项梁听从范增而立的楚怀王的孙子....实则一个放羊娃。

而且还是一个不甘于人下,极具野心的放羊娃。

这个人的立与不立,在历史学的角度存在着极大的争议,王立群先生在写《项羽》的时候就提到这个楚怀王的孙子,立得不应该。

在这个观点上我还是比较同意他老先生的,此处暂且不提,我们往下面说,我们说到楚怀王的孙子是一个不甘于人下,极具野心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当项梁一死,作为傀儡的楚王心立马作出政治决策,打压项氏集团,推崇刘邦,提拔有点个小聪明的宋义。

项羽作为项梁政治上的继承人,他要求与刘邦一起入关,入关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的楚国的集团提出了一个高明的战略,那就是兵分两路,一路救赵,一路入关攻秦。

这一战略的提出与兵书上的“围魏救赵”有极大程度上的相似性。

而且于当时的情况也适合,结果当然也是成功的。

项羽想与刘邦入关,这一想法的提出是项羽人生中少有的政治行为之一,他想借此夺权,拥兵自重。

但是楚王的臣下却也不是蠢人,他们提出了一个安抚秦朝,派遣长者去安抚秦朝的百姓为由而搪塞了项羽。

而是派遣了项羽去了救赵的战场,不仅如此,甚至还夺取了项羽的兵权,让宋义作为这个战略的最高长官,而项羽却是次之。

这里我们再次提到了宋义这个人,前面我们说宋义一个美妙的思想见证了失败,这里我们再次谈起宋义,也再次谈起他奇妙的思想和低下的行军作战的原则。

当达到赵国战场的时候,张耳被围攻,而陈馀对解救之事有心无力。

这时候项羽提出他的观点“直接参加战场,救赵而击秦。”但是宋义这个人有点奇怪,他做出的决定却是“等待张耳部队消耗秦军的力量,乘其蔽,再行作战。”这个战术有点类似与一个战术,名为“以逸待劳”,而对于这个战术观点,后世的学者也因此大展拳脚,辩个你死我活。

我们在此也不进行讨论,而更多的是倾向于历史,历史告诉我的是,宋义的战术没有用,而项羽的积极作战的方式却取得了全面的成功。

无论宋义的战术是个如何,高明与否,但这个人的品格却很值得玩味。

宋义派遣自己的儿子去齐地请求支援,当天下着大雨,兵士们又冷又饿,饥寒交迫,而这个时候宋义在做什么呢?看过史书,原来宋义这个最高指挥官正在正大光明的假公济私!大设酒宴,为自己的儿子千里送行。

好家伙,真是个冷血无情的指挥官,无数用来行军作战的兵士不给予补给,却中饱私囊给予自己酒囊饭袋儿子大鱼大肉。

数万士兵中登时怨言无数,层出不穷。

而敏锐的项羽察觉到这一点,并做出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又为数不多的政治手段。

借见宋义之时,将宋义斩于帐前。

本就对宋义颇有微词的士兵们见项羽作出这种事情,个个顿时变得斗志昂扬。

也就是说,项羽这次政治行动,不但给自己争取到战争的主动性,而且让士兵的士气从项梁的失败中开始回升。

那么接下来,就是一场变态到逆天的战斗了——“巨鹿之战”!

如果说项羽的另外两大战役的胜利“彭城之战”和“荥阳会战”是面对刘邦这个战术上的 *** 而胜之不武的话,那么这一仗却是和同时秦末时期伟大的战术家的一次正面对决,完全没有任何水分。

韩信对阵章邯,也只是双方军力在相等位面的情况下胜利,而这一次战役,却是以个三万打四十万以少胜多的惊天大战!

无论后世对项羽的评价是说如何的刚愎自用,如何的残暴无道,甚至于如何的政治 *** ,如何的愚钝晚知,但对于项羽战术的评价,却只能用叹为观止而形容。

这已经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副近乎艺术的血腥画面!楚国的军士在战场中绚丽的舞蹈,一道道血痕变成世界上最为优美,高贵的生命结束的句点,轨迹着死亡的印记。

杀王离,败章邯!杀二十万,坑二十万,用血腥与暴力书写对秦王朝最终的宣判。

这一战不仅是推翻了后世学者对战争的理解,更是震撼了当时所有坐山观虎斗起义军!直至项羽抵达关中,诸侯个个见他伏地而行,此战威慑之大,入人心之深,直让人感慨不已。

而后世提及项羽的时候,却也总与巨鹿之战难分难离。

而我们信仰项羽,推崇备至,也估计着与巨鹿有着莫大的关联。

可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巨大的胜利的后面隐藏不住的是百姓的战乱之苦和军士的血流成河....正如一位先人观阿房宫而长歌当哭所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们往往只注重了战争的绚丽的色彩与功勋的伟大,却忽视了生命的低吟与哭泣。

本文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