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人说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有九年荒?


凤阳的地理位置其实还是不错的,但是从来没有成为过都城。就连从凤阳走出来的朱元璋,甚至都没有将都城建立在这里。按照古代风水的说法,凤阳这里不是长久之地。很多人就疑问了,凤阳不是出了个朱元璋吗?为什么还不是龙兴之地呢?其实当年刘伯温在位朱元璋选择都城的时候,其实是有考虑过凤阳的。

凤阳可以作为朱元璋安葬父母之地,但是不适合成为国都。我们去凤阳的话,到现在都能看到凤阳高大的皇陵,其实那就是朱元璋为了安葬父母,所以扩大修建的。在朱元璋看来,因为父母安葬在这里,所以自己才能一路好运,成为皇帝。所以对这里的修建工作是非常看重的。朱元璋本人是比较节俭的,但是对凤阳皇陵的建设,却丝毫没有小气的意思。不过凤阳却不适合作为都城。

首先,凤阳从来都没有成为过都城,这就导致了凤阳地区的基础建设实在是太差了,所有东西重建的话,需要消耗大量财富。此外,凤阳地盘太小了,人口也太少,作为都城的话气派完全不够。而且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和历史原因,导致了这里一直处于穷苦状态,想要变得富庶,至少需要几十年的发展才行。但是定都的事情刻不容缓,所以刘伯温建议朱元璋定都金陵。这个地方是自古以来的旧都,无论是人文还是经济都发展的相当好。所以凤阳也就被朱元璋给抛弃了,朱元璋在金陵修建故宫,修建明孝陵,重点打造金陵城,所以才会有后来如此气派的南京。

为什么出了朱元璋以后,凤阳反而讨饭的多了呢?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说,讲的就是朱元璋原先打算把都城设立在凤阳,可是跑过去一看,我勒个去,还不如当年他逃荒的时候繁华。想想也知道,朱元璋打下天下的时候,就连扬州这样自古繁华的地方,都没几户人家了,可见凤阳地区穷困到何种地步。所以朱元璋开始学习秦始皇,在一统天下以后,将江南的富商都北迁到凤阳地区。他希望通过这些富商能够带动凤阳的经济。

当年秦始皇在一统天下以后,其实也做了类似的事情,他将六国境内的所有有钱人,都挪到了咸阳,多达十多万户。一方面可以监视他们的动向,另一方面也能够刺激咸阳的经济发展。这对朱元璋来说,倒是不错,可是对富商们来说,却叫苦连天。因为他们的宅院、祖坟、祠堂全都在南方,现在突然把他们迁往凤阳,谁也接受不了。可是这是朱皇帝的命令啊,是命令就必须要执行,要不然就是掉脑袋的事情。这些富商也就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地去了凤阳。

不过他们时常想念家乡,所以就假装成要饭的出城讨饭吃。既然明面上不准他们回乡,那他们出城讨饭总不会有人拦着吧?所以这么一来,凤阳每年都有大批量的富商们化妆成乞丐回家乡祭祖。久而久之,凤阳花鼓里就写下了这么一段戏词:凤阳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总结:戏词唱得不错,结果把凤阳真的唱穷了。朱元璋招谁惹谁了,凤阳逃荒的多,难道真的都是富商们吗?当然不是,大多数还是老百姓。因为凤阳这个地方时常干旱,一旦干旱,老百姓就过不好日子了。家里没有余粮的老百姓,在灾年都会组织起来出去讨饭吃。而凤阳地区的花鼓戏是非常著名的,看到这么多逃荒的百姓,那民间艺术家自然会艺术加工一下那段历史了。

其实凤阳有很多年份,的确是非常困难的,老百姓们唱着这种戏词,也都应验成真。但是这件事跟朱元璋是没有关系的。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打消了在凤阳建都的想法,但是这里是龙兴之地,所以必须要保护妥善。在朱元璋的主持下,这里的皇陵建筑规格一再扩大,而老百姓却不多。如果没有长期的政治支持,就算是把富商们都迁到了凤阳,那也没可能把当地的经济搞起来。所以最初朱元璋就没打算把家乡人的经济搞上去。

不过凤阳人有个好处,那就是不用交税。这在农耕时代,是非常大的优惠了。也算是朱元璋为家乡人做出的一点贡献吧。崇祯上台以后,张献忠大军杀入凤阳城,毁了明朝老皇陵,断绝了明朝的龙脉之地。崇祯皇帝为此痛哭流涕,认为自己不孝,连祖宗坟墓都保护不了。

本文标签: 所以 这里 都城 没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