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历史上有赤壁之战吗


当然有呀。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裴松注:

注[二]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

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

公曰:“刘备,吾俦也。

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孙盛异同评曰:按吴志,刘备先破公军,然后权攻合肥,而此记云权先攻合肥,后有赤壁之事。

二者不同

,吴志为是。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

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

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

获其人众辎重。

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

,焚其舟船。

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

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

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

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同瑜、程普等行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

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惟瑜、肃执拒之仪,意与权同。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

死者大半。

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

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

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顷之。

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与瑜等复共追。

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

径自北归。

《三国志·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

乐安平定,(程普)代太史慈备海昬,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

(黄)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

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

结论:

1、从魏蜀吴三书各自的记载都可看出,将赤壁之战功劳全归于周瑜是明显错误的

2、魏蜀吴三书均记载了刘备在赤壁破曹公,可见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功不可没

3、根据资料可推算,刘备当时总兵力2万多(关羽1万+刘琦1万多),可见刘备并不穷酸,派出1万参战应该不是问题;孙权家底不知道,但能遣出3万水军出阵,周瑜程普分任左右督各领1万人,其

余人零散加起来大约1万人。

4、诈降烧船之计由黄盖提出、由黄盖执行,与周瑜、诸葛亮均无关系。

不过做为黄盖的上司,周瑜没有否决他的计策也算一功罢

5、曹操的损失,“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时又疾疫,北军多死”,呃,相当的惨重

本文标签: 死者 诸葛亮 三国 万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