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是具体历史的统一。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模糊抽象地谈论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现实社会中,人的需求和需求的满足是复杂多样的,所以人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是不同的。衡量人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合理,必须有一个标准。那么,用什么样的参照系来确定呢?建立参照系对不同的人来说显然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这个参照系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二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换句话说,当人们思考认识的对象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应该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的利益。不难看出,并不是所有的价值和真理都是统一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只有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才与真理相统一;而不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则与真理不符,甚至与真理背道而驰。这是显而易见的。历史上的反动阶级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永远不可能与真理统一。当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深入分析。

首先,真理总是具体的,对具体主体的理解总是与具体客体的理解相一致。不能脱离具体的条件和对象谈真理,离开了真理就没有具体性。牛顿三定律,针对的是我们这个星球宏观低速的具体环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旦被夸大抽象为宇宙运动的根本规律,就成了非常荒诞的笑话。

其次,历史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历史。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历史,历史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作为人类的一种历史活动,它在阶级社会中以阶级活动的形式出现。一个阶级的活动,除了特定的社会条件外,主要是由该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决定的。所以就有了这个阶级的利益和需要与历史规律和人民利益的关系问题。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都是生产发展的产物,都有其必然性。当一个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时(无论是否意识到),往往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从当时的现实社会来看,其认识和活动可能是不道德的,是违背甚至践踏人民利益的,因而是不符合真理的;但从历史的长期发展来看,其认识和活动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真实性。马克思在论述19世纪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时谈到了这种情况。他说:“从情感的角度来看,亲眼看到无数勤劳的宗法制度的和平而无害的社会组织崩溃,被抛入苦海,亲眼看到它们的每一个成员既失去了古老的文明形式,又失去了祖传的谋生手段,这将是可悲的;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带有乡土气息的农村公社,无论看起来多么和平无害,都是东方专制的坚实基础...作为传统规则的奴隶,他们无法表现出任何伟大的成就和历史主动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克思指出:“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根本的革命,人类能否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是,那么无论英国犯了多少罪,它都导致了这场革命成为历史的无意识工具。”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从历史规律上理解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即先进的生产方式破坏落后的生产方式。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应该承认它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客观上有进步的作用。但我们能认为“侵略是正当的”和“占领是有功的”吗?显然不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能解放人民,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印度人在没有强大到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之前,是不会收到英国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的果实的”。这说明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换句话说,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总是符合人民的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引用歌德的诗来说明这个道理:“既然这种痛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我们为什么要因为这种痛苦而悲伤呢?”千千成千上万的生物不是已经被帖木儿的统治吞噬了吗?“马克思说英国侵略者制造了一个“无意识”的历史工具,这意味着他们的意图不是推动历史,也不是发展印度社会,而完全是为了他们自己的资产阶级的利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印度并没有因为英国的入侵而变得强大,直到今天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