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西沙群岛的卫生服务非常落后,只有一个诊所为当地村民和过去的渔民提供简单的治疗。当时海南是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西沙群岛归广东省管辖。

1959年3月,西南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和西南中沙群岛办公室成立时,在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建成了西南中沙群岛人民医院。医院有一栋两层200平米的大楼,可以容纳20个病人。这是西沙人民医院的前身。医院只有一台高压氧设备、一台心电图机、一台尿液检测仪和一张简易手术台,医疗条件难以满足军警民正常的医疗需求。

西南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成立之初,就要求其工作人员进驻西沙群岛。但由于西沙群岛地理位置偏远,加上高温、高湿、高碱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在当时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下,在西沙群岛长期定居是非常困难的。1969自7月起,经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海南省军区批准,岛上人员实行轮换制,西沙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也由海南行政区各市县轮流派出,每批4至5人,每半年轮换一次。

西沙群岛的交通比较封闭。每月只有一艘船从海南省文昌市往返西沙群岛。如遇台风等恶劣天气,将无限期推迟。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西沙人民医院基本没有办法治疗复杂的重大疾病。

1998西沙人民医院首次有了固定编制,工作人员8人,其中正式工作人员4人,另外4名医务人员(医生2名,护士2名)由海南省卫生厅从市县和省内三级甲等医院抽调,每半年轮换一次。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南省西沙人民医院的医疗条件十分落后。那时候的西沙人民医院严格来说就像一个诊所。当时只有一台高压氧设备、一台心电图机、一台尿液检测仪和一张简易手术台。医院的二楼仍然是危房。当时的医疗条件甚至不如海南岛的一个卫生院。2002年起,有关方面开始筹建西沙人民医院新院。

由于地处海南特殊的交通要道,西沙人民医院不仅为岛上的居民、渔民、游客和部队提供治疗,还承担着南海的医疗救援任务。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渔船经常求助。西沙人民医院始终积极参与海上救援。遇到疑难病症,还需要联系直升机及时将患者送往海口或三亚治疗。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西沙旅游成为重要内容,来西沙的人越来越多,西沙人民医院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在海南省卫生厅和省发改委的支持下,西沙人民医院的建设从2008年开始加快。

2011国家发改委已将西沙人民医院建设纳入2011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投资计划。

由于用地紧张,西南中沙工委决定在原地拆除重建新的西沙人民医院。截至7月2011,搬迁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规划,新西沙人民医院将建成三级甲等医院,模仿二级甲等医院配置,规划建设门诊楼和住院楼,建筑面积2338平方米。它将有30个床位和35名工作人员。项目投资18万元,资金来源将全部由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级医院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新医院的目标是10年不落后,满足军、警、民基本医疗需求。

2012年2月,海南省西沙人民医院项目在西沙永兴岛开工建设。

2012年7月,海南省西沙人民医院纳入新农合(NCMS)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住院和门诊医疗服务,开展NCMS即时结算业务。

截止2012,12,三沙市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已经封顶。根据施工进度,预计2013年6月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医院将拥有儿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等十余个科室。医院建成后,部分重大疾病可在永兴岛治疗,将极大改善驻岛军警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满足三沙市军警和游客的基本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