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三线建设”的历史遗产

“三线建设”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经济建设举措。由于特定时代的鲜明特征,现有研究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众说纷纭。正确评价“三线建设”是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环节。宏观地、历史地、科学地解释中国人民和国家的大规模建设,是中国当代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谓“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中央针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毛泽东直接领导,周恩来、邓小平亲自视察部署的三线地区大规模工业交通建设。“三线建设”历时15年,投资2052亿元。从1983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中国三线企业调整改革23年,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三线建设”成效显著。截至1980年底,国家在攀枝花、六盘水、酒泉等钢铁煤炭基地,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昆、向倩、襄渝、青藏(西葛段)等重要铁路干线,湖北中国第二汽车厂,重庆常规武器制造基地,贵州、陕西等“三线”地区建立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约2000家。“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工业的整体布局。当然,“三线建设”的决策和建设也有失误和偏差,必须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决策层对战争的估计确实存在严重偏差,“三线建设”仓促,项目选址、规模等前期决策工作不够科学合理。遇到文革时,片面追求政治目标,无视法律,进程太快太急,造成了很多严重事故。

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中央认为,争取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从65438到0983,中央财经小组和国务院作出了调整改造“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65438-0999年,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决策后,“三线”企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重组和改革。“三线建设”虽已结束,但“三线建设”中形成的基础设施、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继续发挥作用,尤其是“三线建设”中的大型机械制造和军工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三线建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经济和国防建设。是在战后两次局部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威胁中国安全,中国还与苏联和印度发生武装冲突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没有把投资的经济效益和机会成本放在第一位,投资结构和布局以及建设方式也比较草率。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的投资。同时,这项以备战和国家安全为主要目的的投资,客观上也考虑到了缓解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为内地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带来现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那么,大家对“三线建设”怎么看?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也没有一致意见。其中,基本否定或认为得不偿失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三线建设”主要是为了备战,花了这么多钱。既然没有打过大规模的战争,说明当时的决策是错误的;第二,从经济角度看,在当时资金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投资的机会成本非常高,花这么多钱在基础条件极差的“三线”地区和国防工业上,经济效益远不如当时的沿海地区和民用工业。

以上两种观点的形成有其客观环境,即1978之后,第一,世界上的主要问题是和平与发展,我党也改变了对形势的评估,认为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第二,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所以,一方面是资金短缺,资金利用的机会成本和收益很重要;另一方面,“三线建设”进入调整期,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保证生产的搬迁改造。此外,上世纪80年代实行的“两个大局”的思路,优先考虑发展条件好的沿海地区,也需要改变“三线建设”所体现的区域均衡发展的思路。正是由于上述客观原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三线建设”的评价就一直不一致,基本否定的声音也不小。我认为,对《三线建设》的评价,必须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第一,不能以经济为基础谈经济,以战争为基础辩战争,而要放在60年代特定的国际环境中看。60年代的国际环境充满了对中国的威胁。从世界形势来看,美苏不断争夺世界霸权,美国在越南的战争不断扩大,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发动了武装入侵。从国家间关系看,新疆塔城事件和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紧张;越南战争升级,中美关系紧张;中印边境武装冲突导致中印关系紧张。在当时的决策者看来,无法准确预测战争会不会爆发,爆发的时间和规模。有准备总比没有好,多准备总比少准备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把国家的安全寄托在对敌人的低估上,也不能完全用今天的国际形势和认识来评价昨天的判断。

第二,要从“三线建设”开始时内地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客观情况来看。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面对生产力极低、发展不平衡的经济形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落后农业国面貌的工业化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历史因素造成的沿海地区与内地经济的发展差异,特别是产业发展的巨大差异,成为一个障碍。“三线建设”的启动确实是以备战为中心,但也有在工业化进程中改变中国经济布局、开发落后地区资源的长远考虑。“三线建设”在中国西北和西南掀起了工业建设的高潮,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工业建设的战略转移,对改变中国旧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促进大陆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第三,我们应该看到,在试图探索真相、客观评价历史的前提下,仍然存在一个历史研究的立场问题。从史学的功能和文化传承来看,应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正能量,提高中国软实力为目标。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留给后人的遗产,不仅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或者说精神遗产。虽然“三线建设”已经成为历史,但“三线建设”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仍然是中华民族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