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代隐逸现象

古代隐士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修道。二是避免,比如避免战争、税收、劳动、兵役、仇杀等等。其实古代的隐居生活比普罗大众的生活要好得多。我自己开了几亩地,没人管,不用交税,不用劳动,很安心。如果有多余的食物和蔬菜,我可以下山去换些酒或者干脆自己酿酒。今天的隐居更痛苦,因为相对而言,古代的隐居比大众生活好,而当代的隐居,生活不如一般大众,这在心理上会有对比。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士的减少是一种进步。很多学者都在感叹隐士的失落,认为当代人的物欲太强了。这是有道理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很好,国家政策很好,没有人被强迫做苦力,服兵役,没有苛捐杂税,生活富裕,充满乐趣,也不需要避世。至于和尚,隐居只是修行的一种方式。等他真的得道之后,他终将入世,因为他不忍弃众生。隐逸文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即使隐士消失了,隐士的情怀也会时常敲打我们的心灵,那是平和与和谐。古代隐逸的原因很多,但我们看到和听到最多的是来自官场的隐逸和名士的隐逸。在古代,官场上的隐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回归田间的,一类是厌倦了官场黑暗的。陶渊明是厌倦官场黑暗的代表,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他隐居山林后,来拜访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出名。历史上退隐山林,销声匿迹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陶渊明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人人敬仰?我感觉这主要和他的成绩分不开。陶渊明的田园诗绝对是东晋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们是独特的,清新脱俗,像流水一样,芳香扑鼻,沁人心脾,深入骨髓。然而,陶渊明的卓越成就和才华在当时并不为一般大众所认可,在他死后才被人们所接受和尊重,一直流传至今。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金子总会发光。这不是作秀,这是一种人格,这是灵魂的选择。归隐,回归自然,不为世人所见,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无论是逃避还是清高,只要心中没有杂念,平台永远是空的,其实走到哪里都是幽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