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生平简介

朱自清生平简介

朱自清(1898-1948)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民主战士。

原名华子。字沛县,号秋实,笔名余杰、白质等。,祖籍浙江绍兴,6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898 165438。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朱泽宇,号居坡,祖籍绍兴,本名余。因为继承了朱家,所以姓朱。吴奶奶。父亲叫,小坡,母亲叫周。六岁的时候,我和家人定居扬州。少年时,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稳固执,洁身自好,品学兼优,爱好看小说,颇有抱负,曾自称“作家”。在扬州的十三年生活和那里美丽的湖光山色一直让他的感情充满诗情画意。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院,同年年底与吴钟倩女士结婚。1917年夏天,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改名为“子晴”。因为《韩非子》中董安的慢性子和慢性子,用“沛县”二字作为自我警示的方针,提前一年考上了北大。

1919年加入新浪潮诗社,开始写新诗。同年2月,他的第一部小说《睡眠,小人》出版。他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走上了文学道路。三年完成四年课程,提前毕业1920。此后,他先后在杭州、扬州、上海、台州、温州、宁波、上虞等地的中学任教,同时从事新诗和散文的创作。1922年与俞平伯等人共同创办《诗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份诗歌杂志)。他的诗歌呈现出纯净质朴的新风貌,或热切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或有力抨击黑暗世界、揭露血泪人生,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1925年夏天,他去了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散文集《背影》出版,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以其平实、质朴、清新、唯美的优美风格独树一帜。同年165438+10月26日,妻子吴仲谦在扬州病逝,对他打击很大。

1931年4月,我认识了陈竹隐女士,并于同年8月赴欧洲深造和旅游。1932年7月回国后,写了《欧游杂记》,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同年8月,他与陈竹隐结婚。1934后,参与《文学季刊》编辑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学校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在长沙临时大学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在此期间,他撰写了散文《中国的影子》,与叶圣陶合著了《语文教学》等书。

抗战胜利后,积极支持昆明学生反对国民党内战。1946,从昆明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参加了成都各界举行的李、温悲剧追悼会,报道了闻一多的生平事迹。1946 10从四川回到北平,110年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著作”召集人。

1948,18年6月,他身患重病,但仍签署了抗议美国援日政策和拒绝接受美国援助面粉的宣言,并告诉家人不要购买配给的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宝贵情操。12年8月,11: 40,病逝于北平,享年51。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个身患重病,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美国救济食品的人”,这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主义”。

朱自清一生努力。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二十六种,两百多万字。他的遗作被编入《朱自清集》和《朱自清诗选》。

朱自清病逝后,安葬在香山附近的万安公墓,墓碑上刻着“清华大学朱自清教授之墓”。1990年,他的妻子陈竹隐死了,和丈夫葬在一起。

朱自清(1898.11.22—1948 . 8 . 12)原名华子,后改名为子清,有一串。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12进入小学高一,1916高中毕业后进入北大预科。睡吧,小人儿,1919二月写的,是他的第一首诗。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与者,在五四浪潮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道路。65438-0920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浙一带任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诗刊》由俞平伯等人于1922年创办,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歌刊物。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的成员。长诗《沉沦》发表于1923,此时他还写出了《桨影灯影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5年8月,在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1927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名作。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他写了一些关于欧洲的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1937,随学校南迁昆明,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讲授宋诗、文学研究等课程。在此期间,我写了散文语义阴影。1946从昆明回到北京,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他因胃病去世。

作品参考书目:《雪朝》、《小径》、《背影》、《欧洲游杂记》、《你和我》、《伦敦杂记》、《汉语教学》、《经典谈话》、《诗言志》、《新诗杂记》、《标准与尺度》、《中国集》、《论优雅》

朱自清,原名华子,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 165438+10月22日)十月初九,卒于1948 12年八月。原籍浙江绍兴。因为三代人都定居扬州,毕业于当时扬州的江苏八中,在扬州当老师,所以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的祖父朱泽宇,本名于,因继承朱家而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审判官10余年。我爸爸的名字叫洪钧,他的字是小坡。他娶了周,是个秀才。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从东海到邵伯镇,属扬州府。两年后,全家迁居扬州城,定居扬州。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扬州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对这种古城生活的感受是微妙而复杂的。大概是生活太单调了,所以他后来说,童年的记忆里只剩下一个“单薄的影子”,“就像被洪水冲走了一样,孤独得令人震撼!”然而,在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中,童年毕竟是第一个“驿站”。

扬州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文化名城,湖光山色,景色宜人。许多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都曾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求隐居和成功,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篇。扬州也是一座英雄的历史名城。在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古城优美的风景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氛围,无形中培养了青年朱自清的气质,培养了他平和正直的性格和对自然美的兴趣。而扬州的秀美山水,像雨露一样滋润着他的心灵,滋养着他的情怀,丰富着他的想象,让他的情怀永远充满诗情画意。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对他的影响潜移默化而深远。

朱自清作品27种,* *约1.9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学术研究等。大部分收入是明凯书店1953出版的朱自清文集四卷。从65438年到0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收集、整理并出版了六册朱自清全集。虽然朱自清在五四以后才开始写新诗,但1923发表的《桨影灯影下的秦淮河》显示了他在散文创作上的才华。从此,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28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著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记叙文和抒情散文。他的作品主题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书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的代价——七毛钱》、《白人——上帝的最爱》、《执行政府大屠杀》。二是以背影、儿女、丧女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人情关系,人情味很浓。第三,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一组抒情小品,如《绿》、《春》、《船桨灯影下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他的代表作。后两种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好的,其中《背影》和《荷塘月色》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他的散文朴实细致,明朗阴郁,以语言精炼、文笔优美著称,充满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