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会结束?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从1840开始,到1949结束。

中国近代屈辱史概论;

第一阶段(1840 —1860)

这一阶段既是中国从君主社会向半殖民地社会过渡的开始,也是列强在中国建立的殖民制度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和初步形成。

《南京条约》、《王霞条约》和《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最重要的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在中国获得了以下权利:

1.自由对外贸易和单方面最惠国待遇中的贸易权。

2.获得议定关税的权利。

3.取得在中国传教权,租地建房。

4.获得领事裁判权。

5.占领部分中国领土。

这些不平等的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而以后的租界、内河巡游、高额赔款,只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和补充。

1853年,上海的一次小刀起义,给了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的绝好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14年,英法再次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扩大在中国的权益,历时四年,带来了一系列新条约:

1.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和中俄爱辉条约(1858)

2.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

这场战争带来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欧美国家获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

1.胃口很大的领土要求。

2.拓展外贸窗口的要求。

3.内河航行权。

4.鸦片贸易的合法权利。

5.在内地自由迁徙的权利。

6.劳工出国的权利。

这一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围绕贸易展开。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商品的利润并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的欲望,因此需要开拓新的海外市场。

所以各国都采取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政府制定的一切对外政策都是为了扩大贸易对象,实现商品出口。向中国敞开大门,建立殖民地,要求五口通商,同意关税,都是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面对顽固不化的清政府,各国用武力迫使中国政府先谈判,进而获得贸易特权和商品市场。

第二阶段(1860 —1919)

《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帝国进行了洋务运动的改革。1860之后的时期,清政府“内外太平”,被称为“同治中兴”。然而好景不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876年因马佳丽事件签订《烟台条约》。1883年,法国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在马尾海战失利后,取得了陆地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主张乘胜求和。1885年,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中法新约》,丧权辱国。这场战争显示了洋务运动的成就,但也暴露了洋务运动的严重缺点。

此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他们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并通过扩军备战来一步步实施他们的计划。一切准备就绪后,1894年,日本发动了日本所谓的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战争很快失败。1895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

第三阶段(1919 —1949)

这一阶段,根植于中国近80年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动摇。此前,苏联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直有传言说是这样,但没有证据表明苏联这么做了或做出了这种声明。);国内民主意识和救亡图存的观念日益高涨,大规模群众集会此起彼伏。当时的北洋政府压力很大。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表明了中华民族不容践踏的决心。结果在法国举行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此后不久,随着联俄共的实现,中国国民党领导了北伐战争。自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收回权力和“修改新约”运动,极大地满足了中国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因为中国和意大利、日本打仗,所以废除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为了维护反法西斯同盟的稳定,美英两国于65438年6月+10月+0年10月与中华民国签订了《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自愿放弃在同盟国中国的特权,并于65438年8月+0年9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扩展数据

中国近代史概论;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1949)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晚清、民国临时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逐渐形成并解体。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和挨打的屈辱史,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实现自由民主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推翻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封建主义实现人民富裕的斗争史。

中国的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