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个人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先进村干部,他应该勇于创新,思维活跃,吃苦耐劳,关心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以下是我的范文,欢迎阅读!

蒂希

当大学生村官廖阔考上公务员、即将离职的消息传开,宁强县汉源镇金家坪村立刻炸开了锅,众多干部群众自发来到廖阔的那个小房间,向他表达告别之情。2008年9月,刚刚走出校园的廖国国选择了大学生村官的道路,到宁强县担任汉源镇金家坪村主任助理。在两年的“村官”生涯中,廖阔用实际行动打消了村干部和群众的疑虑,用自己的优异成绩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真正成为了村委会的“好助手”和农村群众的“好朋友”。

全县第一个省级档案管理A级村就是他建的。天下大事,必在细节处做。“廖阔是个有心人,什么小事都愿意做好。在清理村委会仓库时,他发现该村从1952到2008年的档案全部装在麻袋里,管理和查询非常不方便。很多人对他说,村里这些档案有什么用?卖废纸就行。廖阔说,档案反映了村上的历史,是开展农村工作的第一手资料,要好好整理。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他专程到县档案局学习。

档案管理工作。他回来后,就投入到文件整理工作中。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赶到村委会,开始整理档案。他从农村回来很晚,还要去村委会整理几卷档案,才会回去休息。这两个多月,廖阔的手磨起了厚厚的老茧。好事多磨。在他的努力下,用麻袋装了50多年的档案,变成了一箱箱有着标准化目录和整洁装帧的“艺术品”。他还把档案目录输入电脑,建立索引,便于查阅和管理。20xx年3月,金家坪村获得陕西省档案目标管理A级单位认证,成为宁强县首个获得省级A级先进单位的村级档案管理单位。

他建立了全县第一个村级网站。

廖阔是一个善于把想法付诸实践的实干家。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廖阔到村里上任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利用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网络资源,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村级网站,将村里的茶叶、蘑菇、苗木等供应信息发布到主要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上。几乎每天,他都会接到全国各地商家的电话。网站的建立不仅打开了村里农产品的市场,增加了百姓的收入,还吸引了外来投资客商。湖北一位投资者通过金家坪网站了解到,村里有大量的页岩生产釉料产品。经过实地考察,他投资2000万元开办了琉璃瓦制品厂,解决了全村100多人的就业。村民们笑着说,没想到隐形网站会引来湖北的金凤凰。20xx年5月,廖阔被省农业厅、省通信管理局评为2008年陕西省先进个人。

他号召镇上第一个茶业合作社。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勇敢,坚持不懈,无所畏惧地去克服它."廖阔就有这样一颗敢于迎接挑战的心。茶叶是金家坪村人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并没有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实地考察后,廖阔主动上门拜访村里的茶农大户,商量如何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并在他的提议下成立了镇上第一个茶叶合作社。在茶叶合作社的引导下,金家坪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实现了标准化种植,形成了产供销协调、资源、信息、利益共享的服务体系。合作社还积极引进无性繁殖技术,统一为茶农购买农资,组织了20多次茶叶种植技术培训。目前,合作社有1,21农户,资金249万元,全村发展茶园1,500多亩。仅此一项就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600元。

在离开前的日子里,廖阔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更加努力。“时间不多了,很多想法之前都没有实现。能多做就多做。”他还说:“我会永远记得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

我相信这个叫廖阔的年轻人,人生的路会像他的名字一样的又远又宽。

偏激

赵,男,26岁,* * *党员,本科学历,湖南邵阳人。现任松滋市八宝镇桂嘴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是一名具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工作努力、关心群众、受群众欢迎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他是青年干部的先进典型,大学生村官的优秀代表。短短一年时间,和他一起打工的农民年均纯收入从3000元变成了8000元。

2008年8月,分配到松滋市纸厂河镇官堰坪村,任村主任助理。期间,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20xx 65438+2月松滋市委组织部将其安排到荆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八宝镇,任命桂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年半来,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总体要求,他一直在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用自己的三大法宝,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风平浪静的湖造不出精干的水手,舒适的环境选不出时代伟人”。光荣的花环总是由荆棘制成。同样,在三年的农村基层工作生活中,赵在艰苦的环境面前凝聚了一种务实、拼搏的青年精神;面对许多问题,坚定一种压倒一切的勇气;面对各种诱惑,我练就了一双“批判的眼睛”,除恶务尽,强身健体。端正态度,脚踏实地,无论做什么事都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通过勤奋和默默耕耘来提升自己。他常常自豪地说:“这三年我没有平庸。”

一、“三件事”——贴近群众和农村的法宝

刚到村里,他想办法慢慢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夏天戴“草帽”,防汛穿“胶靴”,干活戴“手套”,尽可能贴近群众。后来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把这三样东西命名为“村里三样东西”。他是一个很爱动脑,创新意识很强的人。他总能找到特别的方法解决一些别人觉得无从下手的事情。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又是一个说普通话的外地人,如何尽快与当地人融为一体,是这个年轻的大学生村官面临的首要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他给观音坪村的乡亲们写了一封信,印了1,000份。在组长的带领下,他挨家挨户的走访。在摸清村里基本情况的同时,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每次经过农夫家门口,他都会戴着手套把它捡起来。久而久之,村民们也被他的行为所感染。我们村的官眼坪社区连续两年被市镇评为“清洁家园”示范社区。他的“手套”总是在挖沟淤地、修路铺沙等方面为村民们树立榜样。他的“靴子”已经走过了1多个月的汛期,200多块农田已经种上了春耕。他的“草帽”陪伴他进行土地平整工程协调工作,“三建一改”工作,夏收夏播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等等。他总说这三样东西是他的法宝。有了他们,我们就是群众的亲人,群众的朋友,群众眼中真正的公仆,做什么都得心应手。

二、办好“村报”——倡导文明、提高管理的法宝。

“我们村有自己的报纸!”2008年2月6日,65438,赵刚刚带着一堆官平人,在人群中爆炸了。《官平人》创刊于5438年6月+2008年2月,是以赵为主编,村总支书记为社长,其他村干部、村组为编辑成员的内刊。截至20xx年8月,* * *已发行五期。栏目涵盖村情动态、产业发展、百姓课堂、家长短板、创业论坛、百姓心声、官眼坪人在异乡,你我共话新农村。以前,老百姓无法及时了解村里的大事小事。现在用报纸宣传一些法律知识,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殡葬改革,社会保障等常识和知识,奖励政策及时发布,让老百姓参与创先争优的热情非常高。黄建平,男,官堰坪村九组村民,曾在广东打工。看了报纸《创业论坛》《官眼坪人在外地》,他知道家乡在发展特色养殖。他毅然决定回乡投资创业,并立项养两只兔子。目前已建成5个兔舍,发展到800多个,年销售收入60万元,利润20多万元。更可喜的是,村务、财务、党务经常在报纸上公开,真正体现了办刊宗旨:让群众明明白白,为干部开脱,让干群关系和谐,减少了很多* * *问题。他还在村报开辟专栏征集民意,在村部设立意见箱和捐款箱。每期之后,老百姓都有很多信息反馈,这也为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多思路。他还利用这份报纸加强与国外成功人士的联系,收集他们的* * *并定期给他们送报纸,让他们随时了解家乡的变化,同时增加他们回国创业、建设家乡的决心。“桂嘴人”也已经在桂嘴村启动,目前正在筹备和策划中。

第三,调整结构——发展生产、增加农业收入的法宝

来到桂嘴村后,发现村子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通过各种联系,他从老家湖南邵东县引进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并牵头成立了合作社。依托专业化组织,他打破常规,创新成立了“桂嘴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他学习非常刻苦,经常利用书本和网络学习相关知识,经常请教荆州市农科院和松滋地区农业专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合作社健全完善服务机制,促进蔬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打造“蔬菜专业村”。合作社吸收村里40多户菜农为成员,统一为他们购买优良种子,提供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的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每周进行技术推广培训,让他们学习最环保有效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时为他们提供销售信息,确定最可靠的销售渠道。在赵的带动下,桂嘴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很快。目前,村里80多户人家都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到2011年6月,村里已经种了200多亩蔬菜,建了200多个国家标准大棚。平均亩产利润达到654.38+0.5万元,人均年增收5000元。

合理定位、准确坐标、发挥特长、创新工作,是赵同志一年半来工作的写照。他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实现了人生的飞跃。三年来,先后获得湖北省“十佳大学生村官”、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松滋市优秀* * *员、松滋市“双创致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等荣誉。他的先进事迹多次被市级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报道。

提索

高,村官,毕业于江西井冈山大学。他放弃了去上海同济大学工作的机会,去山西农村当了一名村官。副书记上任一年多,被邻村村民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个村原来的两个全职工人主动让位,一个三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愿意做他的副手。他们说村里太落后了,靠靠天吃饭和“土地革命”不行,希望外面有能人能带领村民发展致富。

高现在所在的村子叫格道尔村,位于山西省清徐县。这个村子位于山区,人口325人。村民以种植葡萄牙水果和外出打工为生。高上任时,村里账上只有25元钱。

这个村的村民都很喜欢高,因为他在邻村出了名。2007年8月,高以综合考试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山西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考试,成为清徐县东马峪村的一名助理村官。他组织村民跑运输,一年下来,每车增收1000多元。

去年2月28日,65438+,格道尔村“两委”换届,村民“挖”来了高徐斌。

刚上任时,他急村民谋发展。高住在一个老支书家里,每天挨家挨户地吃大饼饭。他很快摸清了村子情况——格多尔村是一个历史文化红色村,是一个传统的葡萄牙水果种植和生态村,也是一个偏远、经济落后的村子。

为了让葡萄卖个好价钱,高找到当地葡果综合厂厂长乃平:“如果把葡萄包装上市,提高知名度,增加附加值,农民收入会增加吗?”乃平告诉他,“这不行。一方面包装要花钱,另一方面包装后的葡萄又贵,卖不出去。"

高并不气馁。他一夜之间写出了成立合作社和葡萄销售的计划书,还在网上收集了很多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的事迹。第二天,高拿着这些材料和乃平村的几个年轻人谈成立合作社的事。乃平和六个家庭不情愿地加入了合作社。

三天后,他们生产了第一批1000盒,并给合作社起了个名字叫“金龙”。葡萄被收回了,销售成了大问题。因为金龙葡萄没有产品合格证,超市不允许,保质期短,价格贵。他们只能带着包装好的葡萄去企业和县级机关推销。不到两个月,他们卖出了3000箱葡萄,加上散装葡萄的销售,合作社实现产值28万元,受益者人均增收1.253元。

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吸引80多名农民加入,受益人数超过3000人。业务拓展包已扩展到茧乡24个村,项目涉及葡萄牙水果种植、包装、销售、养殖和荒山绿化。今年,结合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村”的发展目标,成员共同建设了240亩葡萄示范园,预计2010年合作社产值将达到50万元以上。

过去,格朵尔村的耕地因为无法浇灌而荒废多年。村民们不得不提着水桶跑出去四英里去打水吃。戈多尔村的村民为此羡慕他们的邻居。乡党委书记多次带高到财政、电力、水利等部门,水泵、电机、水管陆续到位。但变压器和空心坝修复的钱还没着落,工程一拖再拖。

敲开了高县长办公室的门。县长张强了解情况后,当场表示大力支持,扶持资金很快到位。村里的男女老少把人扛在肩上,艰难地把几百公斤的设备从山梁运到山沟里,在长满荆棘的山坡上铺设了2000多米的钢管,修建了长30米、宽20米的空心堤坝。半个月的时间,农田水利的灌溉工程就完成了。

在一次县委书记与大学生村干部座谈会上,高向县委书记车建华汇报了村民饮水困难的情况,车建华立即拿起电话安排相关事宜。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8月,村民们渴望的自来水流入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