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河镇的历史演变

刘立河先进农业合作社成立于1956,刘立河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辖窦店、交道、东南赵、窑上、五个工作站。1960,各工作站更名为人民公社。1983,公社改为乡,1990,乡改为地区办事处。原创&非原创;隶属于河北省良乡县。1958年,良乡县和方山县合并为周口店区,当时是北京的一部分。1960年,撤销周口店区,改为方山县,隶属方山县。1987 1房山县和燕山区合并建山区,后改为房山区。2002年,东南部的南诏镇与窑上乡合并,形成现在的辖区。

该镇位于大石河、小清河和永定河的冲积平原上。不是;年降水量500 ~ 600毫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大石河、小清河和奎阔河。镇西部主要是大石河流域,土壤肥沃,多为壤土和粘土,适宜粮林生长;镇的东部,尤其是小清河和永定河之间的地区,多为沙土,适合水果生产。全镇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全镇中西部,面积37860亩。东部地区以果树为主,面积14056亩,其中百年以上的梨树有10000多亩,而且连片。主要水果有梨、桃、苹果和葡萄。其中以鸭梨、酥梨、黄金梨最为著名,有“京郊梨乡”之称。

刘力河源&;不是;对于古镇来说。1949之前有1中心小学,1铁路小学。有3所中学,12所小学。有3个保健中心,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医疗站。邮政支局3个,电信支局3个,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6000。有35个中央、市、区属企事业单位和武警部队进驻,其中包括大型市属企业北京刘立河水泥厂。拥有两个占地1000亩的高尔夫俱乐部,具备举办国内外正式比赛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实施了“凝聚人心、外聚人气、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内增实力、外扩影响”三步走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刘立河镇的功能定位,探索了新的发展路径,以“和谐村社”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一城三区”。2008年,全镇农村经济&;不是;经济收入49.5亿元,财政收入901.5万元,人均纯收入931.9元。农业现代化水平比较高。全镇农机总功率84540千瓦,大型农业机械630台,基本实现了粮田喷灌。全镇现有* * *企业3010家,从业人员14000人,主要有建筑、建材、化工、造纸、铸造、印刷、加工、交通运输、商业和饮料服务、房地产等。兴和造纸厂生产的金玉牌餐巾纸、卫生纸、编织纸,田弘顺鸭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田弘牌肉鸭,三江李鸿鸭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江李鸿牌肉鸭,中原&;不是;肉联厂生产的“佳惠”牌熟肉制品在全市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南白小提琴厂(北京第二小提琴厂)生产的“星海”牌小提琴出口国外。刘立河劳动保护用品厂生产的“盾”牌安全帽行销全国。

65438-0996《刘立河中心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获市规划委员会批准。2000年6月5日至10月,市政府正式批准刘立河镇为全市33个重点小城镇之一。2001年,小城镇建设正式启动,全长2200米的刘立河大道公路建设和街道两侧的商品房竣工,住宅小区等城市基础设施也开始建设。2008年,刘立河中心镇规划控制获第一计委批复,当年城建资金达2.9亿元。

刘立河镇历史悠久,境内有许多重要的文物古迹。商周遗址是我国发现的重要遗址之一,对研究我国商周文化和北京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遗址的中心在东&;不是;在嘉林和黄土坡村,目前已发现商周时期的古城遗址和同时期的墓葬200多座,现已发掘墓葬60多座,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青铜器和陶器。它被认为是西周初年召公的最初封地和燕国的最初首都。

西周燕都遗址,西周燕国都城,建于公元前1045年,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周遗址的发掘,把北京建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西周时期的燕都遗址是北京的发祥地,因此刘立河被称为“北京之源”。

在刘力河上,有一座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45)的九孔拱实栅栏石桥,有&没有;皇帝居住过的一个老人庙(云观)现在是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金门建于清乾隆年间(1684)镇内永定河西岸河堤上,是清朝治理永定河200多年的重要水利工程,并有乾隆御笔题诗一首。镇上的李娇村有元代都匀官员梁斗南的墓和后世修建的天主教堂。

该镇水陆交通便利。北京自古以来就是进出西南咽喉,此地逐渐成为商业集镇和水陆码头。宋代诗人范成大曾借此处写过一首诗:“烟与葱带回池,桥影惊迷眠。”陡起擦擦病眼,看琉璃河上鸳鸯。"

因为小镇地势低洼,整个地区50%的河流都汇集在这里,所以洪水很多。1939年,永定河决口,洪水泛滥,波及这一带。大量农田被淹,许多房屋倒塌。1951年、1963年分别发生过特大洪水,1976 ~ 1979年的连续洪水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此外,风灾、旱灾、雹灾、虫灾也时常发生。

目前,107国道、京石高速、京广铁路由东北向西南斜穿边境,在刘立河设立火车站,刘立河至周口店、房山有铁路支线。目前镇村有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