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推动历史进程。

当人们看一部感人的电影时,会激动得流泪;回忆往事的时候,我有时会心不在焉;违背社会公德的人和事,会义愤填膺;经过努力思考,克服了一个难题,你就会满心欢喜。这种伴随着认知活动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现象,属于人的情绪和情感过程。

1.什么是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刺激情境及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和生理激活。

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的。人们常常对周围的事物、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持有不同的态度。有些现象让人开心,有些让人难过,有些让人愤怒,有些让人害怕。快乐、悲伤、愤怒和恐惧都是常见的情绪体验。

情绪和认知过程一样,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其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人不会无缘无故的爱或者恨。但是情绪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的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情绪反映的是事物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这是一种以需求为中介的反思形式。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引发人的情绪,只有与人的需求相关的事物才能引发人的情绪。

一般来说,任何符合人的需求的东西都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愉悦和满足),而任何不能满足人的需求的东西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和恐惧)。另外,认知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而情感是通过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无论人们对客观事物持什么态度,都可以直接体验到。“体验”被认为是情感的基本特征。没有经历,就没有情感。总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这种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人类的基本情感

一般认为,快乐、愤怒、恐惧和悲伤是四种最基本的情绪。这些情绪关系到人的基本需求,不学也行,通常高度紧张。

(1)开心

幸福是个人目标达成,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后的一种情绪体验。如果积极准备,大学考过后往往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快乐和紧张的程度取决于目标的重要性和目标的出乎意料程度。如果目标很重要,目标很突然,也会引起异常的幸福感,否则只会引起轻微的满足感。一般程度分为:满意、愉悦、异常愉悦、狂喜。

(2)愤怒

愤怒是一种因为个人目标无法实现或反复受阻而逐渐积累紧张情绪的情绪。如果孩子有目的的行动受到阻挠或威胁,就会引起愤怒。一般愤怒的程度分为:轻微不满、愤怒、怨恨、愤怒、大怒、暴怒。

(3)恐惧

恐惧是个体试图摆脱或逃离某种情境,却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恐惧不同于快乐和愤怒,两者都会让个体接近情绪。恐惧是一种使个体试图摆脱危险的逃避情绪。例如,当人们无法应对地震时,他们通常会感到恐惧。造成恐惧的关键因素是人们缺乏处理可怕情况的能力。此外,熟悉的环境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惧。

(4)悲伤

悲伤是个体在失去希望、追求或有价值的东西时产生的情绪。比如一次考试不及格,他会因为悲伤带来的紧张情绪的释放而哭泣。一般哭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完全可以缓解这期间的过度紧张。哭过之后,人会筋疲力尽,甚至不省人事,最后感到轻松。悲伤取决于失去的东西的价值,失去的东西价值越大,引起的悲伤越强烈;失去的东西价值越低,造成的悲伤就越弱。一般悲伤的程度分为:后悔、失望、悲伤、难过、悲痛。

人所形成的负面情绪和情绪往往只是短暂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强烈的体验随着刺激的消失而消失。或者虽然紧张的情绪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问题最终解决了,需要得到满足,伴随着轻松的体验。但是,如果困难和挫折带来的焦虑、紧张和悲伤长期存在,人就会处于恐慌状态,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长期得不到恢复,会有什么结果呢?情绪长期压抑对个人健康影响很大,影响程度因人而异。俗话说“心脏病需要心药”,是指某些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外,还需要心理治疗。

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焦虑往往会降低身体抵抗细菌和其他致病因素的能力。尤其是愤怒和懊恼是很多身心疾病的主要原因。“微笑,十岁;“一悲一白头”的形象形象地说明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3.情绪的基本状态

根据情绪的强度、持续时间和外在表现,情绪可分为情绪、激情和压力。

(1)心情

情绪是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一些相应色彩的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的特点是:第一,温柔无力,像微波,有时人们甚至察觉不到;二是持续时间长,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再次,它是一种无方向性、弥散性的情感体验,在人们的心理中形成一种弱势背景,给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蒙上相应的色彩。比如人在得意的时候,觉得神清气爽,事事顺心,什么事都跃跃欲试。失意的时候整天愁眉苦脸,什么都没意思。

心情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事业的成败、工作的成败、人际关系的密切、健康的好坏,甚至自然的事物,如季节气候、环境风光等,都可以成为某种心态形成的原因。除了当时的情况造成的一时的心态,人们还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稳定的心态。这种稳定的心态取决于人的生活体验中占主导地位的情绪体验的性质。比如有的人朝气蓬勃,快乐的心情在他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有些人失望难过,悲伤在他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决定心情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

有消极和积极的情绪。积极的心态能使人振奋,促进工作和学习,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负面情绪使人抑郁悲观,妨碍人的工作和学习,抑制人的积极性。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心境,消除消极心境的不利影响,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强抵御外界刺激和干扰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掌握自己的心境,做自己心境的主人。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炸性的、短暂的情感体验。如狂喜、愤怒、悲伤、绝望等。激情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激情是激动的,冲动的。激情一旦产生,人就完全被情绪所驱使,言行不理性,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和盲目性;第二,激情持续时间短。一旦冲动过去,激情就会减弱或消失。第三,激情有明确的方向。激情通常是由特定的对象引起的,如意外的成功会引起狂喜,幻灭会引起绝望,黑暗和巨大的噪音会引起恐惧,等等;第四,激情有明显的外在表现。在激情状态下,人的内脏、腺体和外在表现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比如愤怒时的“脸红”,绝望时的“傻眼”,狂喜时的“手舞足蹈”等等。

激情有很多原因。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如大获成功、亲人去世)、对立意向的冲突、过度压抑和兴奋都有可能引发激情。生理上,激情是外界强烈刺激的结果,削弱甚至解除了大脑皮层对皮下中枢的抑制,从而使皮下情绪中枢强烈兴奋。在激情状态下,人的知识范围缩小,理性降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结果,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经常做出令人吃惊的傻事。但是,说激情不可控或者激情爆发来原谅自己的错误也是不正确的。人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激情,也可以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激情有双重功能。激情,如果伴随着冷静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就能成为激发人的全部潜能,积极地把人投入行动的巨大动力。比如,很多诗人、艺术家往往是激情激发,完成不朽的杰作;许多爱国者往往在激情的状态下做出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激情如果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对身体有害就会起到负面作用。激情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很常见。可见,激情的意义是由其社会价值决定的。

(3)压力

压力是由意外的紧急情况和危险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紧张和危险的情况,需要迅速做出重要决定时,可能会导致压力。在压力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傻眼,迷茫,乱七八糟;一、急中生智,沉着冷静,动作准确有力,及时脱离危险。

面临巨大压力的意外危险场景或事件,如火灾、地震、突然袭击、参加重大比赛、考试等。,都是压力状态出现的原因。

压力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般的应激状态能使机体产生特殊的防御和除险功能,使人精力充沛,思维特别清晰准确,使人行动迅速,推动人转危为安,及时摆脱困境。但长期紧张会导致全身兴奋,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窄,说话不规律、语无伦次,行为动作紊乱。在突发情况下,人能否迅速判断情况并做出决策,取决于人的意志力是否果断、坚强,是否有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经验。此外,在压力下,思想觉悟、事业心、责任感、事业心也是预防行为障碍的重要因素。

4.高级社会情感

人的社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性感和美感。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的一种情感体验。如钦佩、欣赏、憎恨、厌恶等。

人们在交往中掌握了社会道德标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社会需求。人们在看到某种言语行为,观察到某种思想意图时,总是按照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去评价它。这时人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道德感。比如,当他人或自己的言语、行为、意图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时,就会产生满意的、积极的体验;否则会产生消极负面的体验。可见,道德感是由人们所掌握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决定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是不同的。因此,道德感总是受到社会生活条件和阶级的制约。比如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君臣相轻、父子相轻的道德伦理原则,就不适合当今社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责任和义务的情感是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道德感。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在认知活动中表现为:好奇心和新鲜感;认知活动取得初步成果的可喜而愉快的体验;对矛盾事物的怀疑和惊讶;对缺乏证据的判断感到不安;对问题答案的坚定信念;热爱知识,追求真理;憎恨偏见、迷信和谬误;错过机会的遗憾;对巨大成就的喜悦和自豪等。

理性感关系到人类认知活动的达成、需求的满足、真理的追求和思维任务的解决。人的认知活动越深入,对知识的渴望就越强烈,追求真理的兴趣就越强烈,理性意识就越深刻。理智感不仅产生于认知活动,而且是人们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强大动力。天文学家哥白尼回顾自己的道路时说,他对天文学的深刻思考源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涨和鼓励。”

(3)美感

美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物体特征的情感体验。是有一定审美观的人评价外在事物的美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足、愉悦、钦佩的情绪。

审美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如线条、色彩、造型、音韵、和谐、对称,是美感的基础;第二,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激发情感,给人以鼓励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