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历史文化遗产

山川秀美的巴南区,前身是巴县名城,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老的巴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积淀深厚,是巴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革命军战士邹容、革命烈士杨沧白、新中国首任女大使丁等历史文化名人。现总面积1827平方公里,总人口86.7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的巴南人民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古镇、彭故居、杨沧白故居、古墓葬、现代代表性建筑等珍贵而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还培育了大量代代相传的民间音乐、故事传说、神话、歌谣、丧葬、手工艺等。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文学三集集成(重庆八仙卷)开始收集整理。文物初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建立了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0个区级文物保护点。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市文化局先后命名了“民歌之乡”、“民间文学之乡”、“民间打击乐之乡”、“川剧之乡”,巴蜀十大曲艺之一的“巴蜀打击乐”,

“民间歌舞之乡”,80人分别被命名为民间说书人、民间歌手和民间管乐师。接龙民间打击乐、木洞民歌也被评为巴渝十佳曲艺、重庆市“优秀曲艺”。盛丰古镇被建设部和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接龙镇(民间打击乐)、木洞镇(民歌)、花溪镇(歌舞)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接龙民间打击乐、木洞民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接龙傩戏、木洞龙舟、巴文化传说、江家舞龙习俗、巴南制茶技艺等7项被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