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一篇关于二战后日本的毕业论文。本科生,请推荐写什么,其他都可以。。苦恼,苦恼

供你参考: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历史上,日本凭借其过人的能力,尤其是二战后的经济恢复和繁荣,得到了重建和发展。原因可归纳如下:

第一,美国支持日本;

二是日本进行了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第三,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第四,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

第一,美国的扶植政策。主要表现在:

第一,日本的垄断和政治转型。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7年,保证了日本领土的完整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有利于日本的长期稳定发展。美国也对日本进行了基于民主法制的政治改造。罗伯特?艾德斯坦和吉恩?迈克尔。保罗教授说:“为了成功,我们必须立即进行广泛的制度改革,即创造性地打破那些阻碍日本经济复苏或经济增长的障碍。”(1)如果解散财阀,在一定程度上会去除大企业中基于家族血缘关系的封建性和排他性,消除财阀企业的一些封建弊端,为企业间更平等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一批有能力的新人会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农地改革基本瓦解了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扩大了农村市场,使日本进入了一个相对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出于在远东的战略需要,美国还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度,并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改革日本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政权。美国的这些措施为日本战后走上和平建设、专心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可靠保障。

由于“冷战”的需要,它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美国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撤回了作为战争赔偿的拆毁日本军事工业的计划。从6月1947到3月1948,美国先后提出了两个新方案,对之前的“补偿方案”进行了大幅修改,将工业设备的拆迁降低到方案的30%。到1949年5月,日本干脆宣布取消所有赔款。(2)战后初期,美国给了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石油、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美国的“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卫成本。

第二,亚洲的两次地区战争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特别是朝鲜战争,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战后经济复苏的步伐。战争造成了“特需热潮”,入侵的美军下了大量的军事订单,向日本厂商购买廉价的劳务,一扫日本企业1,000-1,500万日元的滞销库存产品,改变了日本经济在财政紧缩中苦苦挣扎的被动局面。据统计,从战争爆发到1953年,特别收入为128亿美元,广义的特别收入为23.8亿美元。日本的外汇储备在1949年只有2亿美元,但在1952年没有增加到165438+4亿美元,三年增加了近5倍。特需收入在外汇收入中的比重在1953年达到38.1%之多,直接受益人数超过20万人。特殊收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促进了有效需求的增长,为增加原材料和先进技术的进口,更新落后设备提供了有利条件。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形势的变化促进了日本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朝鲜战争给了日本扩大进出口的机会,日本的出口贸易通常会大幅增长。1950 7月,日本出口总额增至7400万美元,比6月增长18%,创下战后日本单月出口额最高纪录。1950上半年日本月均出口5000万美元,下半年跃升至8000万美元。可以说,朝鲜战争是日本经济的灵丹妙药。③

第二,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主要表现在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第一,政府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各种计划来促进经济的腾飞。如鸠山内阁的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和池田内阁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第二,政府致力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引导和规范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先后通过了《合成树脂产业培育法》、《电子产业振兴临时处理法》、《合成橡胶制造特别处理法》。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而且确立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方向,落实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国内经济生活的调整。当然,如果市场选择了,那么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对于这些行业,政府在确认市场肯定不会选择后,会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选择,政府会采取法律、金融税收制度、中介组织的干预来进行利益协调,进行弥补。

第三,政府确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制定新的经济政策,实现从“贸易立国”到“科技立国”的转变。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品大量依赖出口。为此政府提出了“贸易立国”的口号,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从1960增长到1970,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3.6%,而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6.9%。日本政府认为科学技术是国力的核心要素,为适应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思想。日本非常重视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多方面作用,并采取了从模仿到创新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模式。据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到1977年,引进了29000多项外国技术,然后根据自己的经济特点和技术基础加以改进、补充和发展,成为“日本人”的新技术。当然,许多人将经济增长归因于政府的强力干预。尽管有政府的干预,日本的经济大部分时间还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根据一项重要研究,经济自由仍然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④

第三,日本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精神的提升。

日本企业实行严格而灵活的科学管理制度。20世纪50年代,日本许多大企业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资序列工资制”,将员工和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让员工有依靠感和安全感。其次,拉大员工薪酬差距,让员工觉得只有不断竞争和创新才能获得高薪酬,从而产生压力感。企业重视对员工的“情感投资”,积极协调劳资关系,培养员工“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这种“日本公司”模式有助于日本培养强大的工业能力。⑤企业管理者重视精神投资。正如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所说,“优秀的日本公司里没有神秘和秘密。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人,而不是一些理论、计划或政府政策。日本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与员工建立良好关系,培养亲如一家、唇齿相依的感情。在日本,经营得好的企业都是那些能让所有员工同甘共苦,共命运的企业。除了日本,我还没有发现任何国家采用这种简单的管理方法。实践有力地证明了它是有效的。”在日本,企业管理者千方百计与工人培养家庭般的感情,不仅关心工人的工作,也关心工人的生活;不仅是工人自己,还有他们的家人。工人的生日、婚礼、疾病、葬礼,更是企业“感情投入”的机会。比如西武集团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擦鞋仪式。先是资深员工给新员工擦鞋,然后新员工给前任擦鞋。总公司和分公司总裁都亲自参加这个盛大的仪式,由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全国转播,以培养员工热爱公司的精神,促进同事之间的交流。⑥日本现代企业精神与日本传统的家族主义和家族观念密切相关。日本的家族主义和家庭观念与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制度和家庭观念不同。日本家庭观念的出发点是家庭是一个事业单位。因此,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关系和盛行的“裙带关系”被排除了,它可以比西方的结构更和谐、更紧密、更团结,成为一种社会凝聚力。日本学者说:西方社会的单位是个人,个人聚集成为国家,而日本的社会单位是家庭,家庭聚集成为国家。⑦因此,在“劳资一体”、“以企业为家”的宣传教育下,日本人的家庭本位观念转变为公司本位观念,形成了一种团结奋进的工作精神。

第四,日本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岛国的文化环境促进了日本的开放。二战后美军占领前,外国人从未侵略征服过日本,也没有外国人大规模移民。长期稳定、相对封闭的环境使日本人养成了特殊的民族意识。在他们的观念和感情中,外国人与日本民族有着明确的分界线,这自然形成了他们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形成了外国民族“内外有别”的心理,成为日本企业联合起来与外国竞争的群体意识的基础之一。所以日本传统文化是兼容、包容、共存的,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综合体。当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总是“接受很多,付出很少”。

二是忽视思考、强调实用,有效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文化成果的文化心理。日本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实性、实用性和实践性,日本堪称世界先进文化的最佳传承者和实践者。到了近代,日本人成功地吸收和消化了欧洲近代科学技术,而且极为迅速有效。⑨

第三,他们拒绝失败和承认屈辱的态度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心理。日本的企业文化很容易容忍低回报,但很难容忍彻底的失败。⑩在日本,一心一意学习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在日本公司,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

第四,日本的教育体系是普及的。江户时代的教育制度已经初显义务教育的雏形,明治维新初年的全民义务教育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二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国策。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为小学和初中学生提供免费餐食和课本。1947年,日本政府增加了三年义务教育,每年拨出国民生产总值的6%作为教育经费。这提高了国民的文化和科技知识水平,对提高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政府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教育是第一位的,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60%是靠技术进步实现的。

综上所述,二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是因为它充分结合了自己优越的历史、地理、文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创造了更多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