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黄山虎

黄山近代没有老虎。然而,很久以前,黄山是一个老虎横行的地区。

黄山地区,山坡重叠,山谷幽深,森林茂密,旧时代人迹罕至,非常适合老虎的隐蔽层和繁殖。

古代黄山,老虎最多的地方是祁门。南宋端平元年(1234),“虎伤二十余人”,县令富宝招募猎户“用药做弓,弄陷阱”,接连捕获十一只老虎。因为他实行“虎政”,造福于民,受到人民的赞扬和朝廷的奖励。

明初朝廷规定徽州六县(含婺源)每年缴纳94张虎皮,即每个猎户一张,歙县最多缴纳40张。可见明代黄山地区的老虎还是很多的。

永乐八年(1410),祁门虎患再次严重。知县招人捉,设下314陷阱。很快,获得了46只虎豹。

万历三十六年(1608),一只老虎跑进歙县司法局横门,咬了九个人。

两年后,在休宁门口,老虎闯入百姓家中,两位勇敢的“女宋武”将老虎活活勒死。

天启三年(1623),绩溪再次虎患,伤数百人,知县派人去捉,“一月连杀五虎”。

清朝初期,虎患还是很严重的。顺治十一年(1654),休宁西乡老虎“白天成群行走”。

康熙五年(1666),黄山附近广德的老虎受伤,于是周知命令猎人“炮打死几十只”,并让百姓在原老虎方圆二十里内砍伐一大片竹林,以免埋下隐患。

由于人类的捕杀,乾隆以后老虎逐渐稀少。乾隆四年(1739),太平西郊老虎很多,猎人三天打死两只老虎。这是黄山虎灾的最后记录。黄山虎是中国特有的华南虎品种,皮毛深色,毛色褐色,体重可达300多公斤。

据《逸仙志》介绍,虎为百兽之王,夜间发光,夏秋之时开始吼叫,吼声如雷,百兽皆惊。

老虎凶猛,以野猪为主食,其次是熊和麝。

《中国动物志》第八卷说:“老虎吃人只能说是偶然现象,老虎作为伤害人的有害动物是不恰当的。”。但从上述严重情况来看,这种说法不矛盾吗?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老虎伤人”,一方面往往与老虎本身的过度繁殖和作为老虎食物的野生动物短缺有关;另一方面,由于干旱和洪水,老虎缺乏食物来源,转向食人。如成化、嘉靖、乾隆年间,绩溪因夏秋长旱而“多虎伤”;再比如休宁,曾经有过“洪水猛虎”的记载。这说明“老虎伤人”一般都是出于上述原因,离开栖息地和固定的活动区域到村舍附近狩猎牲畜。至于在市区跑来跑去,这是很偶然的现象。

老虎一般不伤人,这在史记中也有记载;

万历三十八年(1610),黄山和尚晚上经常遇到老虎,他没有逃跑,反而上前摸老虎的头。结果出现了“人虎相安”的奇迹,让听者大吃一惊。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一位著名的高僧薛庄游览黄山,在那里总是有许多老虎的白沙上小憩。碰巧他下面蹲着一只老虎。他喊着让老虎离开,但老虎其实走得很慢。

可见,在生态平衡中,或者说在正常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中,在老虎的食物来源充足的情况下,“虎不害人。”

在长期与老虎的斗争中,黄山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防虎捕虎经验。如休宁西部山区居民进入深山老林采集野生植物时,一起唱高亢的山歌。他们“唱十合驱虎狼”,很有效果。据说老虎听到歌声会躲起来。

人们还提到,进山不能敲锣打鼓,否则老虎会寻声。老虎害怕火枪和网。如果你把胡璋网住,它就不敢犯罪了。当一个猎人遇到一只老虎时,他向老虎扔一个棕色头发做成的球。老虎咬棕球时,牙齿和爪子都陷在棕毛里,一时难以拔出,猎人可以趁机用虎叉攻击。

老虎在行动时,往往会散发出强烈的虎嗅味,人们可以及时警惕。比如顺治十七年(1660),和尚兼画家鉴江大师与友人游黄山,在老虎、豹子众多的白沙岭毛骨悚然。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农垦面积的不断扩大,森林的过度砍伐,黄山老虎活动的区域越来越狭窄,人们受“老虎都是宝”的诱惑,盲目捕杀,使黄山老虎数量锐减。到道光七年(1827)修订《徽州官志》时,已在《地产动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