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简单介绍一下北京?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首都,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外交中心,国内和国际交流中心之一,中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上海)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这座654.38+07多万人口的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850多年建都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名城。北京经济发达,是中国最大的陆空交通枢纽。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人。北京以其古老而时尚的崭新面貌,每年迎来430万国际游客。北京即将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历史沿革【编辑此段】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就出现了原始部落“北京人”。北京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记载为“蓟”。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首都;自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和地方中心。自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国首都、金国首都、元、明、清的首都。1949 65438+10月1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PRC)首都。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郊区周口店的窑洞里,这里是人类的摇篮之一。北京最早的名字叫蓟。公元前11世纪,蓟国是统治中国北方的西周的分封国。春秋中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位于蓟国西南的另一只海燕吞食了蓟,并迁都季承。从那时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季承一直是燕国的首都。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季承在北京的西南部。公元938年,成为辽国的首都。辽是由崛起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蓟位于其疆域之南,故改名为南京、燕京。一个多世纪后,另一个少数民族女真建立的金朝灭辽,于1153迁都燕京,改称中都。1214年,由于新兴蒙古军的进攻,金朝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二年,蒙古铁骑占领了首都。1267年,蒙古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东北郊修建新城。四年后,教主在正在修建的都城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所有的新城都建于1276,这就是意大利旅行家凯尔·波罗在游记中所说的“世界无与伦比”。从此北京取代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延续到明清。1911 10 10月10,中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次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覆灭,北京作为皇城的历史到此结束。此后30年,北京历经磨难:一是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使帝都衰败破败;1937日寇入侵,古城在血与火中煎熬了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这座城市。苦难、屈辱、血泪终于让人民打起来了。1949 10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成立,北京成为新共和国的首都,翻开了古城历史新的一页。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北京作为几代人的帝都,也是当今中国的首都,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时它也是一座充满美丽和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雄伟、美丽、清新、现代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二、地理环境【编辑此段】地理方位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3分。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北京毗邻天津,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包围。北京西、北、东北三面环山,北京平原向东南的渤海缓缓倾斜。北京平原海拔20-60m,山区一般1000-1500m。与河北接壤的东灵山海拔2309米,是北京的最高峰。境内流经五大河流,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和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杜军。两山相交于关沟南口,形成向东南蔓延的半圆形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环绕的小平原就是北京小平原。看北京的地形,依山傍海,形势壮阔。正如古人所说:“幽州之地,左有大海,右有太行山,北有邕江,南有大河,天府之国。”市区北京的土地面积是1641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39平方公里,占38.6%。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市区面积87.1平方公里。地质构造北京位于华北中部——燕山沉降带西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不仅经历了大幅度的衰落,还接受了极厚的矿床;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特别是中生代,以燕山运动为主的造山运动构成了北京地区地质构造骨架和地貌的雏形。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褶皱变形和断层广泛发育,岩浆活动也较为频繁。北京地区的断裂构造主要在北部山区:从应劭、怀柔县到密云县的古北口断裂带,东西长33公里,市界内宽8公里;密云县沙场至强子路的京北断裂带长约30公里,宽约20公里,最宽处达200~300米。官厅峡地区有严家台-沿河城断裂带和东灵山断裂,长达数十公里。平原地区凹陷和隆起的边缘受大断裂控制,如黄庄-高丽营断裂和永乐店-马坊断裂。这些大断层之间往往分布着许多较小的断裂带。活动断裂带的弯曲处、分叉处、末端和交叉点,以及有断陷盆地的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北京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带有:平谷-三河断裂带;石景山区八宝山至顺义区高丽营断裂带;河北省怀来县至延庆断裂带;昌平区南口至朝阳区的孙河断裂带。这些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大地震,是活动强烈的地区。北京地区岩性条件复杂,各种岩石(土)均有出露,大致可分为松散堆积物和坚硬岩石(基岩)两大类。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地区,其厚度从山前几米到东南部几百米逐渐增加,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土壤、砂壤土、砂和砾石。硬岩多出露于山区,主要有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了北京地区的基本地形格局:西山、北山和东南平原。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62%,平原约占38%。主要地貌类型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和山间盆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多种,其中以煤、铁和石灰石最为丰富,其次是大理石、硅石、花岗岩和铜、锌、铅、金、银等有色金属。北京有200多条河流,包括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和伊厝河。多属海河水系,多发源于西北山区或蒙古高原,在平原上向东南蜿蜒,后流入海河,再流入渤海。水资源相对贫乏,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总量约42亿立方米。有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等水利设施。一般土壤垂直分布,自上而下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褐土;平原土壤呈水平分布,从山麓到平原依次为褐土——碳酸盐褐土、潮土、沼泽土;部分低洼地区有盐渍土,郊区有水稻土和菜园土分布。植物种类繁多,以菌、草、豆、玫瑰等科为优势种。原始森林植被为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已被破坏。林地以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群落以松栎林、杨桦林、杂木林和灌木、果林和经济林为主。野生动物40种,鸟类200种,爬行动物16种,两栖动物7种,鱼类65种。气候环境北京的气候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0月65438+-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是华北地区雨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多毫米,降水的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全年8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6、7、8月,7、8月常有暴雨。过去春天北京和华北经常有沙尘暴。经过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和河北相关地区的环境治理,北京的沙尘暴形势有所好转。一个国家的首都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在维系中国东北这一相对独立而又极其重要的地理区域的联系,维系国家和民族的团结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北京地处环渤海,属于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最后,作为全国陆路交通枢纽,北京与东南、华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相当便利。京沪铁路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东部沿海平原,京广铁路贯穿中国南北中轴线,京哈铁路贯穿东北。从地图上看,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东北和本部分别是头和身,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新疆、西藏等地是毛茸茸的尾巴,北京正好在咽喉,在心理上也有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