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农民愿意种田?

杨柳吐絮,正值玉米主产区春耕农忙时节。中国实行了八年的“临时收储政策”,将被“托市收购”和“补贴”的新机制所取代。

新的粮食收储政策与其说是主动的变革,不如说是维持收储机制的各种因素所倒逼的改革。这包括“最低收购价+临储”持续高强度刺激导致的市场扭曲;人民币汇率调整、全球粮价下跌等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对食品贸易和消费需求的影响;临储涨价导致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推动玉米替代品及下游产品进口激增,形成“洋粮入市,国产玉米入库”的尴尬困境。

诸多因素堆积了玉米等粮食库存的“悬河”,也带来了中央财政每年600多亿元库存支付的负担。目前玉米临储2.5亿吨,稻谷最低收购价近6543.8亿吨。

于是,国家决定对玉米实行“市场化收购”和“补贴”,使玉米价格和收储政策走上市场化道路,这甚至比当年大豆、棉花的“目标价格”改革更加市场化,也是整个粮食收储政策更大胆的尝试。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已经成为整个农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玉米收购新政不仅涉及上游玉米种植的调整,大范围影响其他作物的种植结构,还涉及下游高库存的消除、中央财政负担的减压以及国内饲料行业和粮食加工业的成本变化。

解决粮食库存高的问题,不仅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消化单一粮食品种的库存,而且要在顶层系统地规划和设计政策改革方案,从根本上消除库存形成机制,进而从根本上纠正价格支持政策带来的市场扭曲机制。

当前,中国农业生产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从供给侧推进农业改革。

《财经》记者两个月前前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镰刀湾”等粮食主产区进行一线调研,了解当地真实的生态,以及在农产品价格机制“大修”、收储政策调整的背景下,种植户面临的困惑与纠结。记者调查发现,收储新政等农业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地下水超采、土壤污染、资源破坏等因素已经难以支撑“以粮为纲”的畸形增长。

同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推进需要细化操作方案,确保政策在地方执行中不失真、不扭曲,及时化解地方在政策改革中的困惑和问题。

-编辑

面对玉米种植利润越来越薄,东北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改种。

已经是柳絮春暖。

春耕农忙时节,各玉米主产区已经开始准备玉米播种。然而,《财经》记者在东北调查发现,今年农民种植玉米的意向并不强烈,部分地区的农民正在琢磨改种饲草、杂粮和大豆。尤其是玉米库存压力最大的黑龙江省,有专家预计今年玉米种植面积将减少约15万亩。

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已经执行了八年,今年春天就要寿终正寝,实行“托市收购”和“补贴”的新机制。

4月7日,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国将投入35亿元支持玉米结构调整,用于“镰刀湾”地区的粮改饲和粮豆轮作补贴,目的是使改种青贮玉米、大豆、饲草等作物的农民收入与过去种植玉米基本相当。“镰刀弯”是俗称,具体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省区的部分地区。这个地区在地图上看起来像一把镰刀。近十年来,我国玉米面积增加最多,发展最快。

去年国家公布粮食增产12,实际上有一半以上的功劳要归功于“玉米”。此外,多年来国内外价格倒挂,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冲击国内市场,玉米库存剧增,储粮压力凸显。目前国内玉米库存2.5亿吨,预计财政年度需要为玉米库存买单600多亿元。

中央政府决定下一步改革玉米价格机制。目的是让玉米收储政策更快走向市场,甚至快于大豆和棉花的目标价格政策。这被业内人士视为对全粮库政策的更大胆尝试。

继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小麦、大米等未来价格机制也有望实施新政。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近日公开表示,玉米改革一定要走在前面,因为矛盾非常尖锐,接下来小麦和水稻的改革必须跟进,不能拖太久。

农产品价格联动机制改革已经成为整个农业领域改革的核心。2016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

3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平原,正在率先经历一场农业结构性改革的转型攻坚。

2015年,粮食增量超过50%、总产量占全国20%以上的东北地区,继续保持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粮食运输和商品粮储备基地的地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个东北省份中,黑龙江居中国粮食总产量第一位,占全国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两个月来,《财经》记者深入黑龙江农垦区、地方农村、吉林农村等此次农业改革的重点地区,进行实地探访,试图记录新政下地方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如国家农业转型时期玉米收储新机制的实施。

价格调整的痛苦

曾经靠种玉米致富的村庄,现在都在为种玉米发愁。位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东南部的成高子镇民强村颇具代表性。

初春时节,仍被冰雪覆盖的东北村落格外安静。农闲时,农民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呆在家里为下一年的播种做准备。“由于土壤、气候等因素,成高子镇3.6万亩耕地基本都种玉米,产量不错。”民强村长王国玉告诉《财经》记者。以民强村为例,一亩地每年可产玉米约1200斤,国家粮库以1.12元/斤的价格收购,构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自2015起,国家粮库将玉米收购价每斤下调0.12元。算上高昂的土地、种子、农药、化肥、农机成本,可以说现在农民不赚钱了,很多合作社甚至亏损。

“不种玉米,据说可以改种草料和杂粮,但是一旦种多了,价格会跌吗?最后我也没赚多少钱。”一些农民对《财经》记者忧心忡忡。

东北玉米因为含水量高,需要烘干才能达到国家收购储备粮的要求。一些有条件的村民购买机械设备,把从农民手中收来的玉米烘干,然后大部分送到国库,剩下的卖给饲料厂。

民强村的张东全是当地一家大型的玉米烘干加工公司。走进东丈家,一座日处理量1000吨的玉米烘干塔矗立在院子里。谈及2015年的“收获”,张东权一脸愁容。“现在从农民手里收的玉米价格降到了每斤80多美分,卖给国库的价格是每斤978美分,每斤利润不到20美分。一个干燥塔造价三四百万元。上一年除了给工人发工资,还能净赚十几万。玉米跌价后就不赚钱了,给村民的钱还拖欠着。”

“肉蛋不涨价,大部分养殖业也面临亏损。水产养殖植物的数量在减少,对玉米饲料的需求也在减少。这里的玉米质量比较好,还是有市场的。黑龙江省青冈县、巴彦县产的玉米卖不出去,都在那里。”张东权说,水产养殖的不景气也直接影响了玉米的出口。

民强村只是一个缩影。随着国家种植结构的调整,整个东北都在经历玉米收购价走低的阵痛。

着力解决农产品供求不平衡问题,是2016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内容。我国农产品产能过剩集中在玉米。自2004年以来玉米产量的持续增加意味着玉米继续拉动和支持中国粮食产量的年度增长。据农业部统计,我国玉米增产的影响因素中,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率超过80%,而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在2011年达到峰值。与2003年玉米播种面积相比,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了123.4%。

因此,位于“镰刀湾”地区顶端的东北寒地被列为调减玉米面积的重点。2065 438+05 8月黑龙江省委电视电话会议上,省长鲁浩提出,要高度重视种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和市场经济,引导农民减少玉米生产,取消行政命令,对地方市不设硬性指标。

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经历了粮食生产的每一次重大变革。从中俄边贸城市黑河向南200公里,到达北安农场管理局所属的银龙河农场。该农场总耕地面积35万亩,是黑龙江农垦总局系统国有农场之一。银龙河农场农业科科长彭继峰对《财经》表示,因国家实施临储政策而大幅提高玉米产量的东北地区,可能面临利益的大幅流失。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后的这几年,种植玉米的收益一直高到没有任何一种作物能与之相比。不管是垦区还是当地,黑龙江连夜开始改种玉米。”彭继峰说。

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861.4亿斤,为1.990年以来最低,粮食产量小于当年需求。国内粮食供应缺口主要取决于库存的消耗。考虑到周转粮和陈化粮,当期国家粮食库存也降至历史低位。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农民人均收入降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挫。在粮食问题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的背景下,国务院于2007年开始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彭继峰向《财经》回忆,国家出台临储政策,鼓励个人投资建仓。库存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作为国家临时收储仓库,国家也根据库存给予补贴,导致黑龙江玉米入库数量激增。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玉米的收购价格和种植效益。种植玉米的纯收益最高时,当地农民因成本不同可获得200%的利润,垦区回报率可达100%。

“银龙河农场位于黑龙江第四、第五积温带。理论上不适合种玉米。十年前,我们主要种植大豆和小麦。由于玉米收购价格高,黑龙江种植玉米的效益在2011年达到最高值。当时一亩(15亩)利润能达到9000多元,前所未有。在农业技术的帮助下,农场也在2012开始大规模补种早熟玉米。”

彭继峰说。

据了解,2012年,银龙河农场种植玉米的面积占全部农田的60%以上,而2013年和2014年玉米种植面积仍占全部农田的50%左右,2015年仍有三分之一的农田种植玉米。

在经历了2011和2012的玉米种植最高收益后,随着国家收购价的下跌,玉米种植利润一路下滑,从每亩600多元的净利润,到2013和2014从300元到400元,2065438+。“听说2016年国家收购的玉米价格会降。如果再掉一毛钱,种玉米就没有效益了。”彭继峰坦言。

2016,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托市收购”“补贴”新机制。玉米价格已成为由市场调节生产和需求形成的,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玉米,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种植结构。对于玉米种植户来说,目前最关心的是玉米新政策实施后,国家最终能给农民多少补贴?

东北粮仓的困惑

在长期依赖国家保护农民收入的“价补结合”政策和巨额国库库款下,东北地区没有培育和建立起系统的粮食深加工企业,销售环节成为发展的最大软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玉贤告诉《财经》,“黑龙江是全国产粮第一大省,但在农产品加工销售领域,黑龙江本地企业在全国排名最后。”

东北第四、第五积温带种植的玉米含水量大,自然脱水达不到国家储藏标准,只能快速加热干燥。但是,干玉米入库后,存放时间越长,品质下降越快。一定时间后,不再适合深加工,只能作为饲料粮和酒精粮消化。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鸿远曾对《财经》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对目前产需和收储矛盾突出的玉米,要按照市场定价和价格补偿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收储制度改革,让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国家降低了玉米收购价,养殖业也面临供给侧改革的问题。饲料中玉米的需求空间已经饱和,玉米加工成酒精的需求也早已饱和。”张玉贤感叹,“玉米的市场销售全被堵死了。无论是黑吉辽的农民继续靠种植玉米生活,还是从目前紧急的玉米库存来看,都是非常困难的。”

切实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农业部的思路是2016年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在玉米重点减产区推进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和生态功能植物发展;二是探索农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第三,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面对玉米种植利润越来越薄,东北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改种。位于松嫩平原东北边缘的吉林省扶余市庚欣村,已经完成了改种农作物。春节过后,扶余市庚欣粮库空荡荡的,静悄悄的,一排排玉米堆挂在仓库外面。“现在来送玉米的农民少多了。”门口仅有的两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扶余市耿新祥农业站站长宋家福说,2015年吉林玉米价格比2014年低0.14元,很多能种花生的农民都去种花了。以庚欣乡为例,全乡耕地面积9600多公顷。2065,438+05,花生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公顷。剩下的3000公顷耕地种了水稻,只有最后的1,000公顷耕地因为土壤问题只能种玉米。

“我们的花生加工销售企业实力雄厚,部分加工产品大量销往国外,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花生作物的种植。”扶余市大林子镇政府书记刘青燕告诉《财经》记者。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东北大部分地区其实并不具备比吉林更农村的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限制,省内可补种的替代项目并不多。黑龙江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减少玉米,略增水稻,增加豆类(包括大豆、杂豆、杂粮)、蔬菜、饲草等”的指导方针。

“不知道国家出台的政策怎么执行。”银龙河农场农业科科长彭继峰告诉《财经》记者,“尤其是种植规模大、成本高的农垦区,在不确定能种什么作物的情况下,与垦区农民沟通和指导是最困难的环节。”

2016年,国家很可能会继续下调玉米收购价格。玉米价格继续下跌。农场呢?记者接触的多位农场经理都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他们纷纷表示,由于土豆、蔬菜等作物不适合在垦区种植,只能在大豆、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上艰难取舍,以替代玉米。

“农场调整种植结构。首先,它着眼于该地区可以种植什么。第二,看市场价格。说白了就是种什么赚钱。”彭继峰说,现在最纠结的是,他们地处丘陵,不适合种水稻。但是,无论是转大豆还是经济作物,都面临着不赚钱甚至亏损的可能。所以今年,我打算种些玉米,试探性地小步前进。这种考虑的原因是,由于国外大豆进口的冲击,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种植大豆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国家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种植玉米要看新的玉米补贴制度如何实施,补贴真正落到种植户手中的相关配套措施能否跟上。

如果改种杂粮豆类等经济作物呢?记者采访的黑龙江省大多数农场经理和农民都表示谨慎。“杂豆、杂粮等经济作物没有国家保护价,完全随市场走,极易造成全行业亏损。”

记者从黑龙江农垦总局了解到,在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农垦总局鼓励农民在充分沟通、掌握情况后,自行决定种植哪些经济作物,尽可能分散可能的风险。“黑龙江几乎没有杂粮精深加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鼓励种植户采取订单农业,试探性种植,即先联系食品加工企业,签约后再根据需要种植杂粮和豆类。”彭继峰说。

玉米收储机制的改革必将触动上下游链条的联动,也标志着中国农业将向市场化迈进一步。但是政策执行阶段的很多矛盾和问题是以前没有面对过的,仍然需要自上而下的探索。宋鸿远表示,特别是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方面,具体政策和方案的细则还有待出台,以缓解地方变化带来的压力。

改革,提速,加压

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乃至整个农业的供给侧改革,留给决策和执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当《财经》记者走在三江平原最东端时,杨柳青青的黑龙江853农场春意盎然。八五三农场总面积122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165公顷,是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型国有农场,农业基础雄厚,综合经济实力雄厚。该农场第一管理区主任彭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国家将调整种植结构和玉米收购机制,农场将面临改种。在玉米、大豆价格较低,种植经济作物市场有限,风险较大的情况下,黑龙江垦区能改种的水稻全部改种。

记者从853农场、黑龙江省通河县新发村等东北几个垦区和村庄了解到,大豆原本是东北三省尤其是黑龙江垦区的优势产业。由于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国内大豆价格低迷,大豆种植连年负增长。2014年,国家实施东北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大豆种植情况虽有所好转,但由于补贴不准确,各地均有种植。随着玉米收购价的不断下调,在双重挤压下,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前提下,由于水稻高产稳产,加上国家保护价收购,暂时不调价的考虑,种植水稻仍有稳定的收益。

“目前大米其实和玉米有一样的问题,就是库存太高。如果全国特别是黑龙江的农业生产继续偏向大米,只会进一步加剧大米的库存压力。农场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这个生产周期的收益,而不是从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角度进行战略调整。他们能做的只是短期的权宜之计。”彭承认道。

在黑龙江,水稻种植正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三江平原原本是中国东北水土资源十分匹配的地区。但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灌溉用水多年来以地下水为主,用水量极大,农业灌溉和城镇化供水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对此,2014年,国务院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并流工程列为全国172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黑龙江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刘家海曾表示,三江互联互通工程是跨流域调配水资源、发展水稻、保障煤电基地用水安全、建设水生态环境的国家战略工程。据初步测算,项目发挥效益后,可保障654.38+04.7万亩水田用水,当地农民年人均可增加收入约7000元。

“这次种植结构的调整,意味着省内水稻会增加,黑龙江省农垦区和当地农村也在自发转向种植水稻。但黑龙江的大米不应该大幅度扩大,而应该有一个逐步减少的过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玉贤说,水稻的长期种植导致了黑土的破坏和不可修复性。此外,东北大米销往南方的压力越来越大。

黑龙江农垦系统多位农场经理也告诉记者,如果现在不提前控制水稻种植,水稻面临的高库存问题也会像玉米一样接踵而至。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的粮食生产并没有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记者采访的多位当地农业系统人士指出,从理论上讲,牧草与作物、水田与旱田轮作是农业种植的最佳模式,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实施,甚至旱田作物轮作都很困难,这也是黑龙江垦区种植结构调整的一大障碍。

“在旱地,种三分之一的玉米、大豆、杂粮是最合理的,所有作物都会轮作。三年后,所有作物的产量都会增加,目前农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张玉贤说。

《财经》记者了解到,理论上的最优种植模式之所以无法实施,根本原因在于全国不同农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大且不稳定,作物轮作无法保证农民每年有稳定的收入。

在当地农场管理者看来,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必须建立在充分保证农民利益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在理顺各种农产品价格机制的基础上统筹安排。

基于地方政府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暴露出的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鸿远对《财经》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中央和地方需要尽快规划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改革完善方案,探索完善“市场定价与价格补偿分离”政策 将保护农民收入的政策功能从现行的“价补合一”政策中分离出来,探索“价补分离”的方式,发挥市场供求作用。

《财经》记者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在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国家将按照“生产成本+基本收益”的原则,合理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额度。同时,改革粮食储备政策设计,按照“政策归政策,市场归市场”和“目标有限、结构优化、参与多元”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政策。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间窗口。在农业实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地方平稳过渡,是决策和执行的考题。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