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概要1400字请。

根据题目要求,将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概括如下:

折叠黄巾

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和他的兄弟张亮、张保带领信徒发动了民间起义,史称黄巾起义,并迅速发展到百万追随者,引发了全国性的战争。汉灵帝派黄福松、和率领中央军镇压,并令地方州县政府和大地主招兵买马。最后,黄巾军的主力虽然很快被击溃,但剩下的还是分散在各地。随着全国各地盗贼、土匪的出现,汉朝的中央军疲惫不堪。188年,汉灵帝采纳的建议,以地方军政大权委托负责监督郡县的刺史加强对郡县的控制,并提拔部分刺史为州牧,由刘氏宗室或礼部担任。这一措施使该州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虽然有利于镇压各地叛乱,但当朝廷发生内乱时,掌握地方权力的州牧和刺史独立出来,不再受朝廷控制。比如益州田园柳岩为了瓜分巴蜀,被五斗米道首领张鲁占领汉中,断绝了与关中朝廷的关系。东汉为解决黄巾起义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在朝廷的削弱下,打开了割据局面。

188年,汉灵帝驾崩,齐官之争再起。宦官坚硕等人企图杀害外戚大将何进,并使刘燮,即边的弟弟。刘弭顺利继位后,何进、袁绍等文人试图除去以张让为首的十名宦官。何进又令凉州董卓、丙丁元出马增援。宦官们先发制人,在董到达洛阳之前杀死了何进。而袁绍则以为何进报仇引军入宫,杀死十名侍从和其他太监。困扰东汉几百年的外戚与宦官之争虽然结束了,但也方便了率军入京的董卓顺手夺取了朝政大权。[1]

折叠董卓之乱

为了夺取政权,董卓开始铲除对手,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他力劝吕布杀了掌管京师的丁原,拿下他的军队。袁绍、曹操等掌握兵权的将领纷纷逃离首都洛阳。最后董卓废杀汉少帝,改刘勰为帝,史称汉献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190年,董军太守桥谎称以京师名义向各地发檄文,陈述董卓恶行,联系当地牧师、刺史、太守讨伐董卓。共十一支地方军加入,群雄并起,力推袁绍为盟主,史称“关东军”。董卓为避其锋芒,绑架汉献帝,强行迁走居民,迁都长安,烧毁旧都洛阳。在此期间,真正出兵讨伐董卓的只有孙坚和曹操,但都因耐力不足而退军,关东军也随之解散。从此,英雄们分成了一方,互相攻击。董卓迁都后,自称太师,继续掌控朝政。

192年,董卓终于被司徒王云和他的部下吕布刺杀,他的人民被消灭了。不久,董卓的部下李珏、郭汜等人领兵进入长安,杀死了王允。吕布战败逃跑,等人挟持汉献帝四年。与此同时,凉州的马腾、韩遂也领兵逼近长安。又遣郭汜、范畴、侄儿李、李常平,引兵杀马腾等。195年,由于李珏和郭汜内部不和,发生内讧,分别挟持狄咸和大臣,长安陷入战争。七月,献帝离开长安,开始东返洛阳。李珏与郭汜等人联手追捕狄咸。汉献帝派人与李珏和郭汜讲和,才停止追击。196年,狄咸流亡,回到了破败的古都洛阳。后来受到曹操的迎接,被发配到许都,与汉献帝威胁其他诸侯,史称“挟天子以令诸侯”。次年,郭汜被自己的部将吴所杀。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领段威等关中将领讨伐李珏,李珏被杀,是关中之始。

折叠集团割据政权

讨伐董卓结束后,地方军阀无视东汉皇帝的政权,转而发展自己的势力。董卓的前部下张继在荆州南阳被掳掠,因军中缺粮,在攻城中身亡。他的军队由他的侄子张绣继承后,被荆州的刘牧表安置在宛城,共同抵抗曹操。孙坚在攻打刘表的襄阳时,被黄祖伏击射杀。他的儿子孙策投奔袁术后,带着圣旨向他借兵,率领孙坚旧部从196到199在江东一带作战。最后孙策独自率领江东,与刘表对峙,伺机北上中原。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国号“成”,最终被曹操和刘备打败。194年,柳岩病逝于益州,其子刘璋继位,在汉中与张鲁决裂,双方对峙。马腾、韩遂等人在凉州、永州发展了各自的势力。打败刘玉后,公孙瓒住在幽州,最后被袁绍所灭。东进的吕布,先是夺取曹操的兖州,后又在战败后依附刘备,再夺取他的地盘徐州,最后在下邳被曹操俘虏处死。刘备接替病逝的陶谦在徐州当牧羊人,却因吕布、曹操先后失去徐州,只好在河北依附袁绍,后逃往汝南试图建立政权。

在这一时期,袁绍和曹操的成就最为突出。袁绍先是在汉服占领冀州,后又击败田忌、、公孙瓒等人,掌握了青、冀、尤、贺四州,称霸河北,声势浩大。曹操四处征战,从剩余的黄巾军中征集男女老少约10万人,并挑选其精锐,组建了著名的“青州军”。几经波折,控制了兖州。东逃的曹在许昌后,用朝廷的名义到处讨伐豪杰;袁术、吕布、张绣和刘备先后被打败。势力发展到兖州、豫、徐州、李思部分地区、永州等中原地区。随着袁和曹的力量不断增长,一场决定性的战斗终于发生了。公元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并在几年内消灭了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袁尚的势力。曹操通过征服北方的五万,平定辽东的公孙康,基本统一了北方。

把三国折叠成三足鼎立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之死南下,其子刘聪投降曹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骏追上,逃往夏口。此时鲁肃到准备处打探曹操,刘备也派诸葛亮到江东,双方结盟抵抗曹军,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逼其北归。推动形成三足鼎立。孙权和刘备也开始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下荆南四郡;孙权的部将也出兵荆州南郡,成功将西北地区据为己有。

211年,刘备领兵进益州,逐渐占领了刘璋原来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骏手中夺取汉中,关羽也向曹骏发起进攻,但孙权派兵攻杀关羽,占据了大部分荆州,隔着三峡与汉军相持不下。222年,因为张飞又被杀,刘备派兵在夷陵与吴军交战。猇亭一战,吴击败鲁迅,回到益州。刘备很快在白帝城崩溃。不久,蜀汉和吴栋恢复联盟,共同抵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正式形成。虽然南北之间还是经常发生战争,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总体来说,力量大体均衡,维持了40多年的力量。

公元263年,魏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至南平蜀汉,与将军姜维展开了一场拉锯战。钟会被剑阁军挡在前面,邓艾取一条平路到涪城,向成都前进。后主投降,为魏所灭。

折三分归金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燕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了金朝,史称西晋。称帝后,开始准备伐吴,派在益州造船,杨虎城守襄阳,吴康守江陵。264年孙皓登基后,交州(今广西省和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两年后,吴军试图夺回它,但被晋军将领毛欢击败。269年,孙皓与余云、黄涛、徐莉等人在合浦水陆会师,直到271才收复胶州。279年,云岫部下马国在广州(今两广)造反,孙皓派滕循、陶俊、黄涛等围剿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下,吴国岌岌可危。

在两位重臣陆楷和死后,杨虎城提议攻打吴国,但遭到贾充的反对而作罢。公元279年,当西北叛乱开始时,、杜预上书,说是时候攻打吴了,而贾充、荀彧则以西北未定为由反对。终于,司马燕决定在当年11月大举进攻吴国,这就是著名的晋吴之战。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有王拙、唐斌军,中游有王荣军,下游有王浑、司马周军多路推进。280年1月,孙皓被任命为丞相,率领库洛克申、孙振渡河抵抗王浑军,但均被击败而死。王拙的军队与其他沿长江的金军合作,攻占了西陵、江陵、武昌和旬阳,杜预还攻占了荆州南部。3月15日,孙浩看到金军已经包围了建业,他认为大势已去,投降了。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从而结束了三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