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包拯和公孙策结婚了吗?他们的妻子是谁?

包拯已婚,其配偶有:李,包拯的原配,早逝,董氏,包拯的继妻,后名永康县夫人。

公孙策,未婚,是经典三侠五义中的文学人物。

包拯(999-1062年7月3日),名叫石人。

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

北宋名臣。

天盛五年(1027),包拯进士。

厌倦了监督御史,他曾建议训练士兵,选拔将军,充实边境储备。

曾任三司使和JD.COM、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以三司使副使身份入朝,请求朝廷允许盐解交易。

我知道建议庭的时候,多次谈到非法权贵。

又授龙图阁学士、河北转运使,调任颍州、阳州,授开封府知府、钦差顾问权、三司使等职。

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使副使。

作为天章阁和龙图阁的前学士,被誉为“包”和“包”之首。

嘉祐七年(1062),包拯去世,享年64岁。

作为追赠,谥号称为,后被称为苏。

还有代代相传的“鲍晓苏公纪念馆”。

包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独立权贵,公正睿智,敢于为民申冤。所以他被称为“包青天”、“包公”,京城有“达不到联合,阎罗保老”的说法。

后人视他为神,视他为魁星的转世,因其黑脸形象也被称为“包青天”。

扩展数据:

包拯的主要贡献:

1,针对政治

包拯以诚实闻名。他执法严厉,不畏权贵。

他被任命为谏诤院监时,弹劾了贩卖私盐牟取暴利的淮南刺史张可久、汾州(今山西汾阳)知府任义、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宦官颜世良。影响最大的一次是弹劾王魁。

王魁曾多次担任转运使,用各种借口盘剥百姓钱财。

挑起起义后,他们派兵抓捕,虐囚,无数人被他们杀害,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然而,王魁与宰相陈志中和贾昌朝关系密切,又受到宋仁宗的青睐,所以他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为此,包拯连续七次弹劾章,最后一次他甚至直接指责仁宗说:“今天我对人的话不厚道,但我当王魁还算幸运,好像一路倒霉!”他言辞激进,直言不讳,朝野震动,舆论激烈。法院最终罢免了王魁。

2.法律的实施

包拯在执法方面的公正和正直尤其受到称赞。

在天长县时,包拯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

一天,一个农民来到县政府,控告歹徒割掉了他牛的舌头,要求抓住罪犯。

割下牛舌无利可图,包拯断定这一定是仇家的报复,于是下令农夫杀牛卖肉,以吸引罪犯。

在宋朝,宰牛是违法的。正如包拯所料,割牛舌头的人看到牛主人杀牛,想加重自己的罪行。果然,他去县衙举报,中了圈套,谜底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