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事论文怎么写?

一,中国国防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据调查,大学生和中学生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国防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教育的针对性还不够强,渠道还比较单一,教育效果有待提高,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隐患。

1.虽然广大青年对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着相对一致的认识,但也认为这些是别人的事,似乎与自己无关,或者说不打算投身其中。

在对高中生、地方大学生和国防生的调查中,认为国防建设在和平时期“非常重要”的比例分别达到77%、85%和87%,“比较重要”的比例分别达到18%、12.6%和12%,比例超过95%。但从其他相关项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虽然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国防建设重要,但这些都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尤其是那些认为国防建设很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同学,他们只是笼统地说不准备为国防建设做什么,甚至对国防建设表现出冷漠或抵触。例如,中学生(主要是高二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回答是否愿意报考军校时,43%的学生回答“肯定不愿意”,50%的学生回答“不确定”,只有7%的学生明确表示“肯定填”;大学生回答你的态度如果军队从大学生中招收新兵(士兵),37%的人表示“肯定不报名”,只有13%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报名,其余的人表示“相对愿意”(28%)或“无所谓”(22%)。在回答是否招收毕业生补充军队干部队伍时,有2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只有17%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其余表示“相对愿意”(38%)或“无所谓”(18%)。此外,还有少数同学对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必要性存在模糊认识,这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认为和平时期没有战争,国防建设就不重要或太重要;二是把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认为加强国防建设必然影响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总之,这些情况说明,近年来我国的国防教育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2.广大青少年有一定的国防知识,但很笼统。国防教育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

在对高中生、地方大学生和国防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少年虽然有一定的国防知识,但是非常模糊和笼统。比如对国防生的调查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报考了国防生,但对国防建设和军队了解不多,回答高达77%。在对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回答你报考军校的动机(指那些将来一定会报考军校的同学)时,有38%的同学回答“不清楚”;而那些“肯定不报军校”的同学,有46%认为“军队发挥不了才能”等等。这些情况说明,今天的青少年无论对国防建设持什么态度,都不是建立在可靠的国防知识基础上的,有很大的盲目性,说明我们的教育不够深入和系统。对国防知识来源的调查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把国防知识的来源分为四类: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学校组织的军事教育课程,地方国防部门的宣传以及其他渠道。中学生、国防生和地方大学生分别有72%、72%和66%的人回答来自“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而来自学校教育、国防部门宣传等渠道的比例明显偏低。这反映出青少年国防知识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国家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军队作为“活教材”的作用需要加强;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不够明显;社会的良好氛围还没有形成。此外,国防教育的实施也存在一些偏差。组织学生军训和参加军事夏令营是开展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但近年来,这些活动往往形式多于内容,很多军事夏令营变得“陈腐”,成为事实上的各种补习班。

3.当代青年文化素养较高,但坚强意志尤其是尚武精神不足,惧怕国防劳动的艰辛。

意志坚强、尚武尚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阳刚之气、进取意识和自强活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防人力资源成长的基本精神环境驱动力。而中国青少年的这种精神环境的动力正在减弱,直接表现为年轻人参军的职业理想下降。我们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问“你不报考军校的动机是什么”(指那些没有填军校志愿的同学),有42%的人回答“怕打仗”“军校太严”。即使是国防生,在回答毕业后参军意向时,也只有19%的人想加入作战部队,其余依次是“科研院所”(45%)、“事业单位”(22%)和“后勤部门”(11%)。毕业后,如果“学费退了,可以重新选择非防务系,好吗?”国防生中,10%的人表示“非常愿意”,35%的人表示“愿意,但考虑到经济条件”,其中45%的人其实对国防生的选择并不满意。2006 54 38+0 7月发布的《中国儿童素质调查报告》显示,只有约24.2%的农村儿童和15%的城市儿童渴望长大后成为军人。与此同时,青少年中文体明星的崇拜者急剧上升。青少年好动、尚武的天性受到了抑制,刚健勇敢的精神逐渐减弱,而温柔柔弱的精神却有所增加。90年代初,作家大英曾写过一篇报告文学《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现在,我们越来越感到,迫切需要培养明天的国防人才,锻造未来的威武之师和钢铁长城,增强青少年的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

二,我国国防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中国国防教育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根据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国防观念逐渐弱化。

自1979反攻越南以来,中国的周边环境趋于平静,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过去“腹背受敌”的危险已基本消除,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仍会有一个和平美好的前景。这种大好形势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但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一些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出现了各种松懈麻痹思想。似乎天下太平,到了“剑入仓,马放南”的时候了从上到下,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轻视国防、放松国防建设的情绪和现象。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一个例子:有些人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只看到国防建设投资对经济建设的挤压作用,却看不到国防安全对经济建设的保护作用,更看不到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本身就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催化剂和重要组成部分,一味要求国防部门过紧日子,要有耐心。这种指导思想和宣传功能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2: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但在政策导向上,实际上将参加国防劳动排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被强烈灌输只有“上大学”和“赚大钱”的思想。所以在广大年轻人的心目中没有为国防服务的概念,国家的政策导向首先是上大学,就业。这一点我们去一些大学、中学调研时的多次冷遇可以间接证明。有些学校不愿意搞调查,以“学习紧张”、“学生不在乎”、“没时间”等理由搪塞或干脆拒绝。因此,今天很少有年轻人认为保卫国家是他们的责任。只有高考落榜的人,返乡就业的人,在社会上很难“相处”的人,才会考虑选择军营。

例3:很长一段时间,军队不是以军事训练和国防建设为中心,而是热衷于创收、经商、办企业。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它给中国人民传递的信号是,国防建设的任务没有那么紧迫,人民的国防观念自然不会加强。

2.军人社会地位下降,职业荣誉感降低。

职业荣誉感是激发劳动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我军社会地位较高,国防工作者普遍具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但近年来,国家发展了,军队的社会地位却降低了。比如我们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军人社会地位低。高中生、大学生和国防生中,分别有54%、66%和65%的人认为军人社会地位“低”或“一般”;只有16%,5%和8%的人认为很高。

据65438-0999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在中学生关注的35个热点话题中,国防状况排在第23位。此外,根据1998年9月至10年6月对中国城市青年的调查显示,只有4.8%的青年最愿意从事军事职业,仅比私营或个体劳动者高0.2个百分点,比专业技术人员低21.3个百分点。这进一步证明军人地位的下降影响了军人的职业荣誉感,也进一步影响了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开展。

3.军人自身形象受损,对国防教育有一些负面影响。

一是社会不良风气广泛渗透到军营,影响极坏。我军具有军纪严明、作风正派、作风高尚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军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法宝。我军独立的管理体制使其相对超脱世俗,保持了良好的形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和风气开始侵入军营,不正之风、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甚至违法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风气越来越坏,有的还很严重,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管理理念滞后,很多方法不适应时代要求。建军以来,我军积累了许多非常成功的管理经验。但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独生子女一代逐步进入军营,我们面临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军队必须在管理上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但实事求是地说,我军现行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很多方面都是滞后的,没有与时俱进。比如信息时代是一个开放交流的时代,我们还在享受所谓的“封闭管理”;我们的官兵受的教育越来越多,文化素质越来越高,普遍有很强的维权意识。但是,我们的管理仍然以“严格”和“优秀”为由,肆意侵犯他们的权益,有的甚至推广体罚、打骂等粗暴的管理方式,等等。这说明“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等新的管理理念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

第三,探索和平时期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新途径。

不断提高国防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一位瑞士外交官曾有一句名言:“瑞士公民右脚踩地就是公民,左脚踩地就是军人。如果要问为什么一百多年没打仗,主要是因为我们时刻准备着打仗。”相对和平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越是和平年代,越需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但是,如何在相对和平中保持全民的国防意识,提高我国国防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力,确实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府教育职能。

政府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国防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这不仅是因为政府对确保国防安全负有最高责任,也因为它掌握着各种行政资源、舆论阵地和教育主渠道,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引导力。正如一位外国军事理论家所指出的:“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培养人民的尚武精神,那么它为建设军队所采取的一切最好的措施都将是徒劳的。”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政府在国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功能,强调国防教育是“政府的首要责任”和“社会的第一服务”。中国近30年没有发生战争,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处于和平建设的环境中。为了保证全民的国防意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部门要强化国防教育是政府“首要责任”的观念,把国防教育的成效作为评价政府工作得失的重要依据,建立政府部门国防教育的奖惩机制。其次,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国防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保证国防教育经费到位。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探索加强国防部门与新闻媒体、各类学校、驻地部队、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联系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

2.聚焦国防教育重点,提高青少年国防意识。

青少年是潜在的国防人力资源,他们的尚武精神和对国防的奉献精神直接决定着国防人力资源的供给和补充。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概括为“集中教育”和“渗透教育”。所谓集中教育,就是通过集中军训、建立少年军校、举办军事夏令营等方式开展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既能增强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又能为国防部门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比如美国有400多万童子军,近300万童子军,全国有300多所院校开设陆军预备役军官两年制或四年制课程,600多所大学成立空军预备役训练团,海军也有60多所大学成立预备役训练团(《李保忠:中外军事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12页)。俄罗斯《红星报》还透露,俄罗斯国防系统目前有16所正规少年军校。这些少年军校和童子军在中国的频繁报道和活动,对培养青少年和全民的国防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也有类似的教育活动,但事实表明效果并不明显,说明我们需要改革教育方法,加大教育力度。所谓渗透教育,就是把国防教育渗透到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渗透到学生教材、校园、课堂、娱乐活动的方方面面。学生课文要有国防教育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室布置要体现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确定专门的国防教育活动日。比如法国,规定每年4月8日,17岁以下的青年男女要到全国2200个国家军事中心报到,参加与武装部队一起举办的国民教育日,并规定取得军事中心颁发的证书后才能参加高中毕业考试。这些教育活动灵活而微妙,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增强青少年的国防观念也有重要作用。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同其他工作一样,国防教育也要不断创新,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创新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几十年来,中国的国防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可以充分利用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体,寓教于乐。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传统的方法已经变得非常不足。比如,过去看电影是人们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但现在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从来不去电影院;广播曾经是主要的新闻媒体,但现在有些人,尤其是青少年,甚至不看电视。相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最大媒体。据报道,中国有超过6543.8亿网民,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对他们来说,互联网已经取代了过去所有的媒体。他们在网上聊天,看新闻,玩游戏,找资料,看视频。因此,要真正提高新时期国防教育的效果,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抓住青年,抓住未来。比如可以组织力量开发娱乐性很强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尚武精神的游戏软件;能制作国防教育电影、视频的网络版;可以将国防教育的各种资料、图像、信息建立成一个查询简单、共享程度高的数据库,将国防教育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娱乐紧密联系起来。如何实现国防教育的信息网络化,是新时期国防教育成败的关键,也是国防教育部门面临的最新、最重要的课题。

4.改善军人自身形象,增加自身陈述的力度。

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国防意识不仅取决于理论宣传教育,还取决于军人自身的形象和社会地位。在近百年的战斗历程中,我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英勇无敌,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光辉形象,成为无数有志青年投身国防事业的强大动力。和平建设时期,没有烽火硝烟,没有董存瑞这样炸碉堡的英雄。相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面前,军队的作用似乎“下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倾向也出现在军营中,军人在人民群众中的高大形象受到损害。如何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保持军人的良好形象,成为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是国防教育中必须认真对待和探讨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军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侵越战争以及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军的形象非常糟糕,军人的荣誉感非常低,成为“最不受欢迎的职业”。大多数美国年轻人不愿意参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政府和军方采取了各种措施。他们一方面关心军队,大大改善军人的生活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军队的“功绩”,宣传名将和战斗“英雄”的事迹,表彰“优秀”官兵;另一方面,要教育军队自尊自强,注意改善形象和军民关系,“像完成战斗任务一样”完成,鼓励官兵走出营房,参加“帮民”活动。1986年底的几项民意调查显示,美军已经成为“美国最值得信赖的群体”。1989年6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先驱报》也指出:“尊重军队再次成为时尚,军装成为荣誉的象征而不是失败的象征。”面对我军目前面临的形象问题,必须下定决心,在大幅提高士兵待遇的同时,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坚决遏制各种腐败现象,坚决纠正各种严重影响军队形象的不文明行为,真正树立威武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同时,注重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把人民群众当父母,切实改变军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