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发展历程

起源和形成

根据一些古书,汉族(及其祖先)有一套独特的服装体系。如史书记载“汉服为黄帝所制”,“黄帝以前,无衣无屋。而黄帝盖房子,做衣服,办丧事,所以百姓都免于生存的困难。”在没有考古资料支撑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在殷商时期。大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纺织业,用织成的亚麻布制作衣服。黄帝的妻子嫔祖发明了养蚕和吐丝,人们的衣服和服饰越来越齐全。

商代以后,初步建立了冠服制度,到了西周,逐渐完善了服制,形成了以“皇帝冠服”为核心的章服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样式空前丰富,主要以深服和胡服为主。到了周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剧变,特别是百家争鸣对服饰完善的影响,各诸侯国之间的服饰、风俗习惯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产生了深服。冠服制度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成为礼仪的一种表现。从此,中国的服饰体系更加细化。“古代上下的衣服是深衣,代表时代特征的衣服也是深衣。衣服深可以是古代衣服的特点。被古语折服的人,要先到达。什么是大衣呢?孔子在《礼记》中说:“故谓之深衣者,当取其馀衣,上下不相通。这种深大衣和衣服连在一起,被子很深,所以叫深大衣。“简而言之,深衣之制为古装之首,深衣之领不仅在其制度形式上,而且在上下层次上,都是流行时间最长的。同时还有胡服,一般由短衣、裤、靴组成。衣服又紧又窄,方便游牧和狩猎。为了加强自己的军队,赵武灵王在中原地区首次采用胡夫作为军服。于是,一时间穿胡服蔚然成风。此外,乐师戴着兜帽,舞者的袖子长达数尺,猎人的衣服和裤子大多系得很紧。有些人经常戴牛角或喜鹊的尾冠、小袖长裙等。

未来的发展

秦国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各种制度,其中就包括衣冠制度。汉初普遍沿袭秦制。西汉时期的男女服饰仍然沿袭了深衣的形式。蝉衣有中衣和深衣之分。西汉时期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弯两种,剪裁与战国时期不同。西汉男子厚衣领口宽至肩,右下摆直,前下摆垂至地。为了方便活动,后下摆从膝盖以下裁剪成梯形,使两边呈燕尾形。汉朝的女人工作的时候喜欢穿长裙,长裙。汉代男子劳动时,穿破裤子、小牛鼻裤,衣服外围一条布裙,商人、工商业都可以穿。

马王堆汉墓素纱禅服

到了东方汉明帝时,参照三朝秦的服饰制度,建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服装整体呈现出端庄典雅的风格。秦汉时期,男子在脱外衣时主要穿着一种大袖长袍,分为曲阜袍和芝罘袍两种。除了祭祀仪式和宫廷会议,它们可以在其他场合佩戴。汉代的另一个特点是实行配制。汉代女子一般将头发向后梳,扎成发髻。发髻风格的名字很多,而且是无敌的。此外,贵族妇女还在头上放台阶和花作为装饰。侍女经常用毛巾裹住她的头。汉代妇女的服饰是深衣,与战国时期不同。也有穿裙子和裤子的。汉代对鞋也有严格的分级规定。

魏晋南北朝服饰受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从魏晋秦汉旧制发展到南北朝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吸收、逐步融合。这一时期的服饰主要表现为自然洒脱、精致空灵。用毛巾和丝绸蒙住头部是这一时期主要的第一件衣服。比较流行的是一种“笼冠”,小冠上有笼巾。这一时期汉族男性的服装主要是宽袖口的衬衫,没有解除束缚的衣服。韩女发饰也是蛮有特点的,主要是假发髻的流行。魏晋女装继承了秦汉的习俗,并在传统基础上加以改良。一般来说,他们穿着衬衫,夹克和绒布,下面是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富,衣服紧身,大袖口,裙摆打褶,下摆长而宽松,达到帅气别致的效果。

在唐代,礼服是承上启下的,法衣和常服齐头并进。法国服饰是一种传统服饰,包括皇冠、皇冠、礼服、礼服等。官服又称官服,是一般正式场合穿的礼服,包括圆领长袍、锄头、皮带、靴子等。彩服在唐代已经形成体系。平民穿白色衣服。唐代女子发髻样式复杂。还有人在头发上别上金钗、犀牛梳,贵族妇女把脸化妆成鹅黄色、花苞、化妆滚筒等等。唐代妇女的服装主要包括裙子、上衣和钱包。唐装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饰。隋朝和初唐时期,女性以小袖作为短裤,穿着高腰的紧身长裙,一般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用丝带扎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的裙子比初唐的宽,其他的变化不大。

宋代服饰大体沿袭隋唐旧制。但由于宋代多年内忧外患,加上朱成理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服饰崇尚朴素、严谨、含蓄。这时,唐代的软脚馒头,已经演变成衬着木骨,罩着漆纱的馒头帽。皇帝和达官贵人穿展脚,公差,仆人等。,儒生戴头巾。宋代男装仍以圆领长袍为主,官员除祭祀仪式外均穿长袍,并以不同颜色分级。在宋代,晚唐流行的高髻是女性最昂贵的发型,插花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宋代的裙子比唐代的窄,有细褶。衬衫多为双排扣,遮住裙子。

到了元代,长袍被统称为袍,样式上南北方差别不大,但用料贵精,但差距悬殊。汉族男性的发型变化不大,但是北方汉族女性的发型比以前简单了。明初,他试图消除元朝蒙古服饰制度对汉服的影响,“叫我恢复唐制的衣服”,但没有完全实行。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才确定了很多制服。明朝时期,棉布得到普及,老百姓的衣料得到改善。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与宋元时期略有不同。普通人的服装有长的、短的、上衣或裙子,基本上继承了传统的服装风格,种类非常丰富。明朝时期,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帽子,朱元璋还亲自制定了两种帽子,在全国颁布,普通百姓使用,分别是六合统一帽和四方平顶巾。

改变满族的发型,改变满族的服装

为了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维护满洲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实行“剃发换衣”,穿衣服扎头发者以重罪论处。满人入关后,命令汉人剃发更衣,“衣服要尊重王朝的制度。”顺治元年(1644)五月,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发布命令:“各地一些城堡,都在想办法派人拉着他们的手招手...有些说自己听话但不剃头的人,是怀疑的,是观望的。不妨查查地方的远近,定个期限,去北京,表示一下他们的善意。如果没有达到极限,显然是阻力。此后,清廷多次颁布剃发更衣的法令。

南宋女墓出土的窄袖辊

顺治二年,清军攻占江南各省,清政府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度更衣制度。清政府再次发布剃发令,要求“直隶各省各地,部到之日剃发,旬日也”。如果真有“明朝还存在的制度,不遵循本朝的制度,杀人就不可饶恕了。”与此相适应,就要强行改变汉人的服饰风格。当时因为穿汉服被杀的人不计其数。江阴人民奋起抵抗,坚持抗战三个月。城破,全民斗死。男女老少无一投降。嘉定人民也坚持斗争了两个多月,被清兵残酷屠杀,演变成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残暴悲剧。当时,由于明末封建统治者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破坏,以及政府军队对起义的镇压,中国许多地方一片荒芜,满目疮痍。伴随着这个残酷的政策接踵而至,就是换冠换衣。清廷再次用法令强迫汉族军民换上满族服饰。一些农村的农民,因为不知道朝廷法令,偶尔穿着明朝的衣服进城,大部分都是脱光了衣服,侥幸保住了性命。可见,冠服的更换和理发令一样,都是通过强制手段实施的。

汉族的长期抵抗斗争,使清政府考虑做出一些让步,以稳定局势。所以提出所谓“十从十不从”,即男不从女,生不从死,阳不从阴,官不从官,老不从,儒不从佛不从道,并加以提倡。以及做官,婚姻不听话,国名不听话,服税不听话,语言不听话。这种有限的退让,最终保留了汉服的一些特点,但总体来说,汉服还是在清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和屠杀下逐渐消亡的。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中,汉族男子的服饰基本上都是全装,旗袍、长衫、马褂都是满族为主的民族服饰的改进和发展,而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