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在七省市揭开了哪些“痛点”?

7月29日至8月1日,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对天津、山西、安徽、福建、辽宁、湖南、贵州等7省市进行了反馈。反馈会由被督察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主持,督察组组长通报督察意见,地方党委主要领导作表态发言。

2065438+2007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期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上述省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环保督察,并形成了督察意见。截至督察反馈时,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举报31457件已基本办结,立案处罚8687件,拘留405人,约谈6657人,问责4660人。

记者梳理反馈发现,很多地方都存在一些* * *性问题。

* * *性1:生态环保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力度不够。

几乎所有督察组对七省市的反馈都首先强调了这一点。特别是辽宁省指出,2013、2014连续两年省委常委会没有研究环境保护问题;天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松有紧,导致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个别情况下甚至出现污染反弹;湖南省一些地区和部门抓环境没有自觉行动,缺乏统筹规划。有的领导愿意做有利于当下、看得见的事情,而不是做有利于长远、打基础的事情;福建一些领导干部对当地环境质量盲目乐观,有的同志将其归因于历史欠账和客观原因,而不是主观上找原因找差距;贵州很多干部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认识不足。

* * *性二: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认识不深,不愿从“土地政策”上退缩

山西省一些地方在突出的环境问题面前强调很多客观因素,重发展轻保护的观念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安徽《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没有得到基本落实,甚至还存在大量违法开发建设,以修建防波堤的名义占湖,利用2000亩湖泊进行旅游开发;湖南的保护不时为发展让路。一些地方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不愿意清理地方“土政策”,甚至出台新的“土政策”,包括对企业首次违规免于处罚、下限处罚等。福建超非法养殖问题普遍存在,造成局部海域富营养化,增加可开发海域面积,与海洋功能规划相悖,甚至一些地方出台“无检查周”“下限执行处罚”;贵州威宁县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城进湖退”问题突出。

* * *性3:违规上马污染项目。

督察组点名,天津在全市重化工业集中、结构性污染突出的情况下,仍不顾环境承载能力上马或准备上马火电项目;2015年,山西在大气环境质量超标、全省火电产能严重过剩的严峻形势下,核准了20多个低热值燃煤发电项目。一些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不严。2016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治污要求的放松,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全省大部分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恶化;辽宁本溪、抚顺、锦州等城市屡屡突破环境底线上马项目;贵州部分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 * *性别4:无视群众诉求,突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环境问题。

督察组指出,山西在媒体曝光或上级督办后往往消极应对,有的甚至在多次检查约谈后行动迟缓;辽宁一些长期投诉的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特别是生活垃圾污染,群众反映强烈;湖南一些地方压制群众意见,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衡阳市金龙矿业环境污染被群众举报17,当地相关整改较轻。2014以来,邵阳鹤山农场污染问题被群众投诉,但污染治理长期不落实,只说不做;福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重视不够,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 * *性5: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山西的不作为、慢作为是普遍的;辽宁大规模非法填海造地问题突出,以罚代罚,处罚金额远低于填海所得。湖南湘潭、郴州非法干预环境执法,甚至为违法企业出具假证。

* * *性别6:工作导向偏差。

天津市滨海新区、武清区对空气质量检测站周边采取控制交通流量、增加冲洗次数等措施,宁河区黑臭水体治理流于表面,静海区水务局编制虚假会议纪要和工作台账,影响十分恶劣;在安徽省地方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评价中,生态环境指标权重下降;贵州省所有市县空气质量考核都得了满分,考核流于形式。

* * *性7:不愿意管大企业的环境问题,不敢管。

督察组点名天津大港石化、天津石化、中沙石化三大企业,年排放挥发性有机物2.8万吨;督察组点名湖南省“不敢管,不愿管”。2013以来,中国五矿集团下属企业数十起环境违法行为未依法查处,企业长期违法。湖南有色衡东氟化工有限公司违规排放工业废水,屡禁不止,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废水直接泄漏到环境中。

另外,督察组对上述省市还有一些特别的点评,印象深刻。

天津:压力传导不够、责任落实不够、工作不到位,与中央的要求、直辖市的定位、人民群众的期待有明显差距。

山西: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普遍。大部分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恶化,全省散煤质量控制失控。

辽宁:重点地区违法建设问题突出。

安徽:(巢湖)以保护的名义发展。

湖南:“有色金属之乡”“鱼米之乡”成为百姓之痛。

福建:一些领导干部对环境质量盲目乐观。

贵州: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开发不足与保护不足问题并存。

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不要包庇他们,而是为环保树立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