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投降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吐蕃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唐代的历史记载中。范,为古代藏民所称。吐蕃,公元7 ~ 9世纪由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古老王国,从松赞干布到密尔延续了200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公元6世纪,在今天西藏山南地区的泽当和贫困地区兴起的藏族先民雅砻江部落,已经从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其领导人达布尼赛和宝日伦赞逐渐将其影响扩展到拉萨河流域。7世纪初,南日伦赞之子松赞干布用武力征服了古羌人苏匹(今藏北、青海西南部)和杨桐(今藏北),将第一城迁至洛雪(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按照藏族历史的传统,松赞干布是吐蕃的第33任国王,但在松赞干布之前,吐蕃并不是一个国家,因为它非常落后,各地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松赞干布掌权后,吐蕃王朝适应奴隶社会的需要,制定法律、官职和兵制,统一度量衡,创造文字,与唐朝、天竺(今印度)、尼泊尔(今尼泊尔)等地广泛接触,传入封建文化,佛教也在此时正式传入吐蕃。

公元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期,藏区先隶属于蒙古,后纳入元朝版图,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这一时期,藏传佛教的一个分支萨斯喀彻温成为藏区绝对主导的宗教力量。巴斯巴,萨斯喀彻温省著名宗教领袖,元朝第一任皇帝。他主张吐蕃是元朝的一部分,因此受到元朝统治者的赏识。

公元1252年,作为萨斯喀彻温省首领的八思巴第一次见到了忽必烈。当时忽必烈驻扎在六盘山,忽必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八思巴。巴西巴教那里的人们赫瓦吉拉的四个秘密。忽必烈非常欣赏八思巴的才华,要他跟随自己。

蒙哥可汗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可汗的位置,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忽必烈获胜。忽必烈庇护下的萨斯喀彻温派最终在元朝藏传佛教各派中取得了独一无二的尊崇地位。

公元1260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通过这一任命,一方面正式确立了八思巴宗教领袖的地位,另一方面西藏完全由元朝统治,成为中央王朝的一部分。自元朝以来,西藏就被纳入中国版图。

1280年,八思巴去世,享年46岁。这是整个藏传佛教的巨大损失。